雲遊長城長見識 在線修繕長知識

Published at Sep 04, 2022 11:08 am
不必长途跋涉,只要动动手指,便能立即「穿越」到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穿过斑驳的砖墙,不仅能一睹毫米级高精度数字还原的世界文化遗产风貌,用户还能在线参与修缮关卡,是线下旅游时难以获得的与文化遗产近距离互动的体验。这一款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云游长城」微信小程序不久前正式上线,三日统计访问人次突破200万,相当于喜峰口及周边景区5年的人流量。文保机构与数字团队的深度合作,为推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吸引公众参与作出有益探索。有体验过这款小程序的玩家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这款游戏非常适合亲子互动,游戏设置能够吸引孩子,游戏过程中也能学到不少知识。◆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胡永爱、特约通讯员 马芷莹 深圳报道 图:受访者供图 相较于「云游敦煌」主要以图片和文字来进行知识互动的简单形式,此次推出的「云游长城」以更有趣的游戏科技赋能,以近7分钟的人均在线用户体验时长,打破文旅类小程序用户时长纪录。「拉近了公众与长城的距离,引导大众积极参与长城保护,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在日前举行的「云游长城」上线发布会上这样评价。 长城「数字化」的概念其实已提出多年,但多数产品依旧局限在图片、全景和三维模型的简单采集和展示层面,科技的发展,为数字文保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法。 穿插名人知识讲解及实景图 从前期照片扫描、实地采集足量的素材,到中期建模精修、修复完善巨量的数据,再到后期打磨各个功能、与专家反覆确认每一处细节,「云游长城」小程序的每一阶段工作量都巨大。「众所周知,腾讯的优势在于技术。我们团队在这三大阶段里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把所有要用到的高新技术很好地结合在这一个产品里,将用户的体验感提升到极致。」腾讯互娱研发效能部副总经理、数字长城项目技术负责人邓大付说。 以小程序中用户参与的清理、砌筑、勾缝、砖墙剔补和支护加固等五大关卡为例,其并非随意设计,而是对应着现实中长城修缮最重要的5个手段。进入「云游长城」中,每一个修缮关卡设置有不同的工具供选择。例如在「砖墙剔补」这个修缮关卡中,玩家需要经过「敲除风化破损的碎砖」、「补上完好的砖块」以及「用砂浆勾缝加固」三个程序,才能完成关卡,这与实际修缮中的程序是一致的。玩家需要选择正确的工具,方能完成修缮。每完成一道程序,明星修缮官、内地著名演员濮存昕便会为玩家讲解其中的知识点,例如做支撑修缮时,钢结构支撑是可逆修缮,不会对本体造成破坏,同时亦会配发工匠修缮的实景图,十分有趣。 在体验过程中,玩家还会经过一些功能性结构,像进入长城上的「敌台」前,另一位明星修缮官、内地演员张若昀会为玩家讲解「敌台」的功能性,比如敌台的高度设计是出于什么考虑。 与专家一一核实游戏细节 「就连游戏里长城城墙上放下的道具梯子究竟是绳梯还是硬梯,我们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专家们就一起探讨了好几个回合,对原始结构进行考证、历史史实进行实核后才确定下来。」邓大付所说的「绳梯」是玩家登上「敌台」时需要使用的工具。为了呈现给用户最真实的文物面貌,这样的故事在开发小程序的过程中实在太多了。「我们开发团队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从前不了解的长城知识,更从技术的角度深度参与了『修长城』。」 「以前我们只能对着绘本,给孩子讲长城的故事。」深圳家长陈女士表示,以小程序来呈现长城的历史文化并不少见,可贵的是「云游长城」加入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体验,且体验门槛很低。「现在的孩子是伴随着智能手机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家读一年级的女儿只要进入小程序,就能够非常轻车熟路地掌握如何在手机界面控制视角与方向,开始『登长城』和『修长城』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做『修长城』的任务,获得奖励,就有了继续探索的欲望,而我们家长陪在旁边一起学习,也是难得而有趣的亲子时光。」她说。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