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主導育艇手 系統監測助破浪

Published at Nov 19, 2021 11:22 am
中国在东京奥运会上收获佳绩,尤其举重、跳水等传统优势项目,呈现越发强劲优势,共获得28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74%,是争金夺银的核心动力。每一个传统优势项目背后,都是从选材育苗开始逐渐累积而起,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访福建、山东、广东、辽宁等省的训练基地探访,了解中国运动员保持勤练传统的同时,引入科研手段提升训练效率减少伤病的全新趋势,今日起陆续推出报道。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赛艇队的四朵金花以绝对优势夺金,一举创下了世界最好成绩。两届夺金,两位主桨手唐宾、崔晓桐均来自辽宁的边境小城丹东,同在丹东市航海运动学校开始启蒙训练。这所运动学校成立于1958年,一直致力于青少年水上运动项目训练,199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赛艇、皮划艇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校63年来,从这里向全国输送的300多名高水平运动员,累计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比赛中取得126枚金牌、82枚银牌和79枚铜牌。与体育科研单位紧密配合,学校科学训练已覆盖了从选苗子到定期定量监测训练状态等各个环节。 ●香港文汇报记者 于珈琳 辽宁丹东报道 微风、微晴,22℃的气温,这是一个非常难得适宜水上训练的好天气。清晨4点半,在群山环抱中的丹东水上训练基地还有些微凉,丹东市航海运动学校副校长兼总教练徐云波已早早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训练。「全年的训练都是早上4点半到5点起床准备,午饭后运动员午休到3点再继续下午的训练。」24小时与运动员同吃同住同训练,徐云波的生理时钟早已适应了作息。 「选苗」起做监测 评估调整计划 8点半左右,他与分管划艇、赛艇、皮艇项目的教练员和助教在小操场汇合,「在这带运动员做一些下水前的热身运动,跑步、拉伸等。」在一旁细心观察着每一位运动员的状态,三个项目共60余名运动员的训练状况每日都需要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更新。根据训练计划,再针对当天的天气,他迅速制定出当日的训练任务——20公里水上有氧技术耐力划。 「训练计划是在科研指导下随时调整的。」退役后执教,徐云波经历了基层体校从追求大运动量到训练与恢复并重的科学转变,「这十多年间我们已经形成了科研为主导的训练和管理模式。」与市级体育科研单位紧密配合,学校科学训练已覆盖了从选苗子到定期定量监测训练状态等各个环节。「依靠经验选过来的苗子适不适合?适合哪项运动?通过身体形态、机能以及发育状况的基础监测,就能得到非常科学的评估判断。」运动员入队后还要进行每年春秋两季的阶段性评估,「系统评估训练进展、身体状况等,这些也都是制定与调整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作为崔晓桐的启蒙教练,徐云波认为奖牌背后首先是超越常人的刻苦训练。「但同时,我们要求训练和恢复同样重要,而且是积极的恢复。」徐云波回忆,「2008年前后,恢复训练就提上了日程——运动强度不大时,运动员之间可以互相做拉伸、放松训练,强度增大了就需要配合营养调节,比如补充糖原、维生素,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他介绍,「我们科研机构同时也配有专职的康复老师,保障我们正常专项训练。」 启蒙阶段「育苗」 注重心理关怀 在基层体校,与训练和管理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教育。「学校数十年的训练经验总结下来的『丹东模式』,最大特点就是『两季』和『两极』。」两季是指夏训(4月至10月)和冬训(11月至次年3月),而两极则生动呈现了两季的训练状态,「因为冬训不能在水上进行,所以夏训时我们会全力以赴攻水上。」其中的「极」也说明夏训连续几个月的高强度与严苛,因此心理关照被徐云波摆在启蒙训练中最重要的位置。 「赛艇是一项孤独的运动。」曾为单人划艇运动员的徐云波深知,在一望无际的训练水域上,最初从单桨练起的小运动员们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孤独感。「枯燥的训练,加上夏训时常常遇到的酷热天气,这是特别煎熬的,也非常考验意志品质。」也因为时刻对小队员心理和状态的关注,徐云波笑称自己在孩子们口中既是「徐爸爸」也是「徐妈妈」。 「可以说我们启蒙阶段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来做的。」徐云波认为,从细致入微的生活点滴入手,建立起小运动员与教练之间的信任尤为重要,「特别是刚进队的孩子,都是很脆弱的,我要求教练员必须随时观察、随时疏导,要跟孩子聊天、讲道理。」运动员必须拥有强大的心理,才能去面对水上以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状况。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