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非青年人專利」 六旬翁二度掛帥 清湯腩攻入長沙

Published at Nov 16, 2021 01:52 pm
今年68岁的港人伍铜,凭一碗清汤腩在香港立足。3年前,伍铜将「生龙茶餐厅」开到湖南长沙,如今已经打开市场,得到长沙「吃货」的认可,开出了5家店。每天吃饭时间,食客在店外排队拿号等候,生意十分火爆。「北上发展并非青年人的专利。」这是伍铜的第二度北上尝试,汲取第一次北上扩张步伐过快的教训,他选择扎根长沙,精耕细作。一碗清汤腩卖出与在香港相仿的价格同样能够获得青睐,原因无它,就是坚持考究的食材,保证稳定道地的「港味出品」。 ●香港文汇报记者 姚进 长沙报道 香港文汇报记者见到伍铜时,他正在长沙国际金融中心的茶餐厅内打理生意。举止斯文、谈吐儒雅的他不像商人,倒像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餐厅是港式的装修,收银台后的照片墙上,琳琅满目地挂满了他与港星的合影。伍铜指着照片,向香港文汇报记者一一介绍这些明星与餐厅的故事,脸上洋溢着自豪。 首战多地开店 步伐太快败阵 伍铜坦言,当时决定进入内地时,曾和家人商量过到底是自己还是儿子过来内地。「如果从精力上看,儿子肯定比我好,他毕竟年轻。但在技术和管理上,我比他更厉害。」伍铜有些自得地笑道。「在香港,65岁还很年轻,香港人的精神就是只要做得动就要一直工作下去,刻苦耐劳,这样才能创造更多价值。你看香港街头,大把人六七十岁依然在工作。」对于年纪的问题,伍铜并不在意。 经过仔细考量,伍铜还是决定由自己亲自挂帅开拓内地市场,儿子负责打理香港的餐厅。当时,生龙茶餐厅在全港共有10多家店面,这也是餐厅在内地发展的根基所在。 其实,伍铜曾有过在内地失败的惨痛经历。那是2014年,他与朋友合伙在内地多个城市,迅速开了14家店。但步伐太快,餐厅质量、管理跟不上,不到3年就全部关门歇业。 再战精耕一城 坚持品质取胜 尽管首战败走,伍铜并没有失去继续深耕内地市场的决心。痛定思痛,他决定选择一座城市精耕细作。 在前期考察过程中,伍铜来到长沙,立即被这座城市火爆的餐饮市场、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2018年,恰逢九龙仓在长沙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开业,管理方对老牌的港式餐饮入驻非常欢迎,双方一拍即合,他如愿在其中挑选了一家中意的铺面。 3年过去,这家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客流量和营业额持续增长,生意最好的时候,单月营业额可达16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店内的招牌生龙清汤腩价格达到158元(约港币190元),其他食品价格基本与香港持平。相对长沙的消费水平,整体价格确实有些偏高。但店内人气很高,工作日基本满座。 记者留意到,连筷勺摆放在餐桌的小抽屉里这类细节都基本同香港的惯常摆设一样。 近年来,生龙茶餐厅名气越来越大,当地很多商业综合体都向他抛来橄榄枝。就在采访过程中,伍铜就接到了一家商业综合体的邀请,他对此已习以为常。「现在很多商场都想邀请我们过去,一来可以丰富商场的品牌多样化,二来也可以提升商场招商品质。」 「但餐厅要扩张,人才最关键,不管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在不能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我宁愿先暂缓开店。」对于扩张,伍铜现在非常谨慎,毕竟好的口碑来之不易。 疫情铺租大降 陆续扩张分店 正当伍铜的餐厅进入理想状态时,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现在想起来,他十分庆幸自己当初来内地发展的决策。 「中国的疫情控制效果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而长沙自从去年3月本地确诊清零之后,16个月没有出现过任何本地感染者,这对餐饮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7月底,长沙城区内出现1例病例,但很快就控制住,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伍铜说。 深谙经营之道的伍铜,明白危中有机的道理,餐饮行业确实受到疫情一定影响,但铺租的降低又给了他扩大经营的好时机,于是他果断出击,疫情期间逆市扩张,在万达广场、东塘商圈、富兴广场、洋湖片区等地陆续开启新店。 这几年,长沙成为了内地旅游的热门网红城市。每到节假日,来长沙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到五一商圈等网红地打卡消费,也带旺了周边的人气,作为这一带的商家,伍铜对这个趋势感同身受。「长沙市民对于餐饮口味的多样化接受程度相当高,也越来越注重品尝不同风味的食物。现在,很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菜系的餐馆都排起长队,对于从业者来说,这里是十分肥沃的土壤。」 3年时间深耕长沙,5家餐厅发展良好,让伍铜对在长沙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等到人才培训达到较理想状态,我的目标是在长沙至少开十家店。」伍铜肯定地表示。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