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簽完書面的預囑文件後,不管在哪家醫院就醫,醫生都能看到內容」 尊嚴善終 細則保障

Published at Jan 06, 2023 09:10 am
在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的办公室里,香港文汇报记者等候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了匆忙赶到的李瑛会长。「如今,生前预嘱已经入法,接下来就要努力让它更加深入人心。」李瑛说,在6月23日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稿中,关于生前预嘱仅有短短几行字,内容尚不能涵盖生前预嘱在实际中遭遇的所有现实问题。据悉,为使《条例》真正落地,目前正在推动制定相应的配套细则,规范相关标准和流程,此外还需全社会的了解和理解。立预嘱人期望,自己的预嘱文件在任何一家医院都能被看见,而无须随身携带纸本,以保障自己带着尊严善终。 ◆香港文汇报记者 郭若溪 深圳报道 作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医生,「救死扶伤、永不言弃」一直是李瑛与同事们秉持的理念。2012年,李瑛的父亲确诊肾癌之后,一度入住ICU。出院之后,父亲作了一番交代,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许再把他送进ICU,除了输液、输氧,别的都不用做。2016年,父亲病危,李瑛尽管异常纠结,终究还是尊重父亲意愿,让他在普通病房度过最后的日子。 父亲去世之后,李瑛反覆自问,自己的选择究竟对不对?后来,李瑛才意识到,当时父亲所说的实质上就是一份口头形式的「生前预嘱」。 2017年,李瑛任职的部门跟北京协和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建立合作关系,开始引进和学习北京方面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她也第一次接触到了「安宁疗护」。这个概念对李瑛来说十分新颖,其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质让她感触很深。 线上系统建设 线下宣传普及 就在李瑛困惑如何推进工作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发起的中英联合培训项目——全民生命末期品质照护(QELCA)学习班。经过学习,李瑛意识到,生前预嘱和安宁疗护都是伟大的事业。「除生死无大事,既然我们决定不了死亡,那至少能选择自己是否能善终,让家人也得以善生。」 2021年3月26日,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通过审批正式成立,成为了继北京之后的第二家推广生前预嘱的社会团体。协会成立后,李瑛全力以赴推进生前预嘱立法,期间正好赶上了2021年《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 截至11月初,深圳「生前预嘱」立法的落地实施前的进一步细化文本已经进行了多轮讨论。李瑛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文本具体包括四项核心内容:一是推动政府建立生前预嘱制度相关配套细则,协助制定「生前预嘱」深圳文本(1.0版),提交深圳市衞健委。二是加强信息查询系统建设,拟建立「深圳生前预嘱库」和「深圳生前预嘱注册中心」平台,便于民众获取、了解及存储生前预嘱相关内容及签署信息。三是扩大生前预嘱理念和法规的宣传推广,加大志愿服务队伍的人才培养力度。四是开展对生前预嘱知晓率与接受度的调研普查,掌握基础数据。 预嘱文本需简化人性化 对于生前预嘱实施的可操作性,李瑛指出,签什么版本;到哪里签、和谁签,签署后谁来保管;签署后的生前预嘱文件如何便于医护人员获得,这三个方面是她最为关注的部分。 目前,内地生前预嘱的通用文本是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选择与尊严」网站推出的「我的五个愿望」,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线上查询和登记,内地已经有6.5万多人填写。张莉(化名)是其中之一。 张莉签署的生前预嘱纸质文本,与她的病历一同放置在家中最重要的档案柜里,网盘里也备份着电子扫描件,她不确定万一出现紧急情况,除了签署时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外,其他医院能否看到,会由谁来执行预嘱中的「要求」,又由谁来提供保障。张莉希望,生前预嘱普及以后,能在全国都实现网络互通。「我希望签完书面的预嘱文件后,不管在哪家医院就医,医生都能随时看到我的具体预嘱内容,而不是我要拿着一张纸去给医生看。」 「『我的五个愿望』这份文件非常人性化,但实践中普遍反映条文较冗长,问题设置稍显复杂,部分内容未贴合中国国情。」李瑛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生前预嘱最核心的内容是「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最简化的生前预嘱的条文也应涵盖这最基本的两个项目。 指纹认证人脸识别可助力 她建议,文件既要方便保存,也要便于更改,可与居民就医时必须持有的社会保障卡绑定,专设一栏「是否有签署生前预嘱」,联网后整个系统都能直接查阅。患者本人亦可通过指纹认证、人脸识别等方式,进到生前预嘱的签字栏,随时更改。 《条例》提出,生前预嘱对医生或意定监护人等都具有约束力。一定要在患者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也就是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要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的方式确定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公证。 据深圳市公证处国投综合部部长刘穗梅介绍,办理公证的市民以书面的形式勾选格式文本上的五类愿望选项,必须亲自签名和按手印,由两名公证人员办理,全程将会录音录像。公证处还希望以后公证书能够通过网络保存的方式,患者到深圳任何一家医院就诊,医生、医疗机构都能快速查询到,日后公证处还希望跟医学协会、社保局一起搭建平台,办理一些公证的生前预嘱公证公示登记制度。这样主治医生可以通过社保卡查询到当事人是否办理过生前预嘱。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