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印度出生 來港讀大學留下創業研垃圾清理艇 Sidhant Gupta:盼以香港人身份作更多貢獻

Published at Jul 28, 2022 08:56 am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大力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香港亦以开放多元的创投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在此实现梦想。1997年出生于印度的Sidhant Gupta,3年前在香港大学修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后,与伙伴一起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的海洋垃圾清理艇,项目还获得科技园50万元资助。这个月(7月),恰好是Sidhant来港满7年时间,他说会立刻申请永久居民身份证,希望以香港人的身份为香港作更多贡献。 ◆香港文汇报记者 周晓菁 毫无根基的外来创业者,承担生活成本是首要难题。用Sidhant自己的话说,没有科技园资助计划的50万元补助,他的公司Open Ocean Engineering「100%不会存在」。他本科一毕业即投入了Clearbot的研发,当时的技术和船身设计都在不断改进中,「没有最终的产品,就没有人会投资」。缺乏收入的同时还要支付最基本的房租、生活费和零件费用,这50万元让Sidhant和团队捱过了近半年最艰苦的日子。虽然50万元的投资对一间科创企业来说是个微小的数字,他们却十分感激科学园这一笔资助,让Clearbot得以继续「进化」。 Sidhant的母校香港大学也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Sidhant十分感激教授、导师的帮助和指导,电机电子工程系副教授苏国希自研究项目组建伊始,就为团队提供各类技术上的建议。学校提供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TSSSU)也令他们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光。哪怕团队内多人已经毕业,Open Ocean Engineering的工作地点几乎仍集中在港大校园里。他们会从各方渠道买入配件和材料,在包兆龙楼的共享工作空间里,亲手组装、测试每一艘Clearbot。 香港比新加坡有更多机会 2020年6月,雷蛇抛出的橄榄枝更是让Clearbot有了从「质朴实用」到「内外兼修」的飞跃。Sidhant回忆这次相遇时,还略显腼腆:「雷蛇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陈民亮从领英(LinkedIn)上找到了我,发信息说愿意为我们设计新款Clearbot的外观。」陈民亮直接邀请团队去他的办公室洽谈合作,Sidhant可能在踏进门框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在心底答应了:「这可是雷蛇呀!」 至于一艘智能垃圾船为何会进入大众视野,本地创投基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还只是雏形时,Clearbot参与了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旗下的「JUMPSTARTER IdeaPOP!」,这是为香港专上院校学生而设的创业比赛。Clearbot在一众参赛者中成为优胜者,且几乎在同时就获得了天使轮的投资。今年再参加JUMPSTARTER 2022总决赛,Open Ocean Engineering和另一本土初创企Gense Technologies共享胜利,两间企业将平分合共400万美元的投资额。虽然仍未知分得的具体数额,但相信这笔奖金足以推动品牌走得更远。 其实早在来香港读书前,Sidhant已分别得到了香港和新加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不过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来港大读书。与新加坡相比,香港更为国际化,文化包容度更高,且背靠内地,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他大赞非本地毕业生留港计划(IANG),与新加坡捆绑工作2至3年的限制相比,更加灵活且人性化,这也是促成他愿意来港读书的很大一个因素。 居港满7年 即申永久居民身份 今年7月,Sidhant来港定居刚好满7年,正式拥有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资格。他爽快地表示,居留时间届满后会立刻申请,若最终能顺利拿到永久居民身份,那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毕竟对于他而言,永久居民的身份能容许他申请较低利率的银行贷款,以及不少针对本地人才颁发的创业补助或支援。这些便利无疑又为公司今后的稳定发展,增加了一层更坚固的保障。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