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配色師盧邊芳:勤學飾瓷通百色 燒出獨特西湖藍

Published at Jul 28, 2022 09:04 am
时下年轻人注重「OOTD」(网络用语,即Outfit of the Day,指年轻人分享当日穿搭,编者注),颜色搭配是重要一环。而在陶瓷行业,有着「胎为骨,花为衣」的说法,国瓷永丰源花纸部副部长卢边芳所作的配色,正是给陶瓷「穿衣」搭配颜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我们陶瓷配色师,不仅要记住200个母色,还要对它们进窑炉时是什么颜色,出窑炉会是什么颜色,怎么搭配更好看心中有数。有时感觉就是一种魔法。」 20多年前,高考失利的卢边芳背着家人偷偷南下深圳打工,经亲戚介绍进入瓷器行业,从此跟陶瓷结缘,并深入陶瓷配色的「魔法世界」,修炼成「道行高深」的配色师。◆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望贤、李薇 深圳报道 黑白的冰墩墩拥抱奥运五环,周围是细密洁白的雪花,在蓝色背景映衬下,温馨又淡雅。「看起来好像只有简单的黑白和五环的颜色,但实际上我们用了38种颜色,才呈现出细腻的虚实渐变效果,以前根本没有人做过,最多只有10多个颜色。」卢边芳自豪地说。 熟背200母色 研窑变试新色 「这么多年,只有最开始的时候动摇过,看到业务部门的人穿着光鲜,每天在外面谈客户,收入也比较高。」刚入工厂时,卢边芳只是给花纸印刷机长当助理拿东西,但她一有休息时间就到公司晒版部、磨料室、包装部、打样室去帮忙、学习,长此以往一个人就能掌握并独立完成4个部门的所有技术工作。勤奋的作风也入了当时花纸部「掌门人」的眼,在董事长刘权辉的鼓励下,卢边芳正式拜师。 很快,卢边芳在花纸部感受到了陶瓷花纸的工艺魅力。陶瓷花纸是陶瓷批量生产中,用来将设计图案贴上白坯的基础。在传统的颜色中,红和蓝混合会成为紫色,但是在陶瓷调色中,这个公式却不一定成立。 「经过窑炉的淬炼,颜色千变万化,在打开窑炉之前,你都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 高考失利的卢边芳在工作岗位中「修读」了自己的「大学课程」。卢边芳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设计图稿,选择颜料进行配色。 师傅没有明确说要教什么,但是师傅怎么做卢边芳总是留心记着,下次提前主动去做。为了更好地学艺,卢边芳每天给自己安排了学习任务,每天背几个颜料的属性、编号和色彩。 熟背了200种母色以后,她又试着记录不同颜色在不同温度的窑炉里烧出的颜色。卢边芳的桌上有一摞印着不同色块的盘子,正是她的实验品,这也成为部门的一个传统,「相比纸质的潘通(Pantone),这个更像是我们自己的潘通,需要什么颜色,怎么调制,都能很快了解。」 大胆试真金 技艺有突破 卢边芳对自己的形容是不仅「轴」,而且胆子大。都说「真金不怕火炼」,但陶瓷上的金为何超过800摄氏度就烧成灰了,要怎么在陶瓷上烧金?这个问题在她脑子里一旦成型,就非解决不可。刚开始她是偷偷做实验,试出来一点眉目以后,就跟公司负责人摊牌,谁知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还搜集了各地的陶瓷回来给她参考,并鼓励她大胆试,不要考虑成本。 于是,费了几公斤黄金,卢边芳成功开创了独特的釉中金技术。这个技术也被大胆地应用在了「夫人瓷」上。金边的点缀让盛开的花朵更有立体感,更雍容华贵,而通过和创新的镁质强化瓷配合,这些金边的耐磨性、抗氧化性和硬度都有了极大提升。 高难度调配 成品登G20 2016年,刚出师不久的卢边芳就接到了「大案子」,接手杭州G20峰会宴请外国元首夫人晚宴的用瓷项目。产品由中央美院的黄春茂主导设计,以杭州西湖水的颜色为基调,配以象征福禄寿的中国传统元素。而传统装饰工艺很难完美地展现这套作品的意境, 「如果是手绘,颜色就可以复杂很多,但是国宴瓷器都不手绘,并且我们的产品还要量产进入市场。」 这就对花纸配色提出极高要求。为了更好呈现 「西湖蓝」的底色,她专门去了一趟杭州实地考察。「湖水是通透的,陶瓷则有白坯做底,很难呈现出一样的效果。」 她前后共调制了30多版的颜色,终于调出了理想的「西湖蓝」,还大胆地将色釉分离技术、釉中金技术、浮雕金技术等多个新技术结合运用,使陶瓷画面更加润泽灵动。 见到淡淡的粉蓝色搭配金边点缀的橘黄色牡丹花,黄春茂说了一声「绝了!」卢边芳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这套「夫人瓷」至今也仍是他们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因它曾在G20杭州峰会上作为元首夫人们午宴专用的瓷器亮相,从而得名「夫人瓷」。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