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國情便利生活 港人熱心學普通話

Published at Jul 28, 2022 09:03 am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多文種的國家,普通話是全國的通用語言。香港與內地交流日益緊密,在港人生活中,日常互動以至娛樂文化活動中接觸普通話機會愈來愈多。要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國家「十四五」規劃所帶來的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人學好普通話十分重要。在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二年,普通話科開始成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年輕一代學習普通話更為普及,整體程度也見提升。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資料,全港人口能說普通話的比例,在1991年為18.1%,至2021年大增至54.2%,同期能說英語比率亦增至逾58%,凸顯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的「兩文三語」特色,以及背靠祖國、溝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香港文匯報近日訪問了多名不同年齡層、在港土生土長的香港市民,他們分享了自己積極投入學習普通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更展示流利自信的學習成果。他們認為,學好普通話不單為生活與工作帶來便利,也是和廣大同胞聯繫感情的重要媒介,更促進了他們對國情和祖國歷史文化的了解。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做生意兩地走 普通話不普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国家,普通话是全国的通用语言。香港与内地交流日益紧密,在港人生活中,日常互动以至娱乐文化活动中接触普通话机会愈来愈多。要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所带来的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人学好普通话十分重要。在香港回归祖国的第二年,普通话科开始成为香港中小学核心课程,年轻一代学习普通话更为普及,整体程度也见提升。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资料,全港人口能说普通话的比例,在1991年为18.1%,至2021年大增至54.2%,同期能说英语比率亦增至逾58%,凸显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两文三语」特色,以及背靠祖国、沟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香港文汇报近日访问了多名不同年龄层、在港土生土长的香港市民,他们分享了自己积极投入学习普通话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更展示流利自信的学习成果。他们认为,学好普通话不单为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也是和广大同胞联系感情的重要媒介,更促进了他们对国情和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香港文汇报记者 钟健文 做生意两地走 普通话不普通 「普通话一点也不普通!」从事茶叶批发和零售的阮敏仪因为工作需要,长时间都在内地与香港两边走。她笑言,过去内地同事和朋友都笑她的普通话讲得「很普通」、「港普」和「很烂」,从那时起她已立下决心要学好普通话,但碍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机会正式学习,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到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的老师,开始了其普通话学习之旅。现在已说得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的她自信满满,直言:「将来回到内地工作的话,同事和朋友们一定会夸我的普通话大有进步的!」 学习好普通话不仅是得到他人的夸赞,而是实实在在地为工作和生活帮来改变和帮助。阮敏仪坦言,自己以前跟内地客户联络时,都不太敢用说话而只是用文字,因为怕自己的普通话发音不准,甚至有时候还会把人家的姓氏「改」了,闹出很大的笑话,「但现在不仅会以普通话沟通,而且胆量也大了,对工作和生活都很方便。」 「我觉得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发明!」除对个人工作带来便利,阮敏仪认为普通话的不普通之处,在于祖国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每个民族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普通话就让大家走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去相互沟通,是全国东南西北不同地方文化交汇的重要媒介。 留洋回港苦练 口音字正腔圆 除了希望便利生活和工作,学习普通话的原因还可以是因为爱。刚从美国大学本科毕业回港,即将在香港理工大学升读硕士的陈子风坦言,自己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很单纯,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理由,纯粹就是为了能够和内地的家人亲戚及朋友作出更好的沟通与关怀,「我觉得学好普通话,就可以跟他们有更好的交流,但有时候在香港不是有太多可以实践的机会,所以会在上课时多多练习。」 普通话已经说得字正腔圆,且他人完全察觉不出带有香港或外国口音的陈子风认为,学好普通话是很重要的,「毕竟作为一个在香港的中国人,学好普通话不仅可以与内地的亲友作更好的沟通,更可增强与祖国各族人民和文化的交流和了解。」 为验证所学,陈子风和林世萍、阮敏仪3人都已计划报名参加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希望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能继续提升。 方便生活工作 国家概念更清 学习普通话不只为生活带来方便,更可促进学习者对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任职瑜伽导师的林世萍,在疫情前经常会在深圳等内地城市旅游穿梭,「那时觉得自己普通话还不错,不管说什么别人好像都能明白。」直到有一次,她在内地购买一套房子准备退休后居住,为此要办理一系列手续的时候,「我这才发现,原来我的普通话完全不够用,我说的很多他们都不明白,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学好普通话!」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林世萍在学习普通话时还有意外收获。她直言,以前自己对普通话的发展背景,以至「国家」的概念都是较模糊,对国家历史和文化亦所知甚少,她感慨道:「觉得祖国这个母亲,感觉好像很亲近,但又好像很遥远。」直到开始投入学习普通话后,她觉得「国家这个概念开始成形了」,这促使她更努力去学好普通话,希望能够更容易去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 喜见自己的普通话不断在进步,林世萍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退休后回到内地居住的时候,能够在所住的社区,善用懂得说普通话的优势和便利,义务地与邻居分享瑜伽这项活动,让大家都可以一起勤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即席朗诵唐诗 十岁童显功底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学习普通话不只是大朋友的专利,在国际学校就读小学五年级、今年10岁的陈静宽,年纪轻轻就已经说得一口相当标准的普通话。他向记者透露,自己学习普通话是希望以此作为广泛沟通的媒介,认识更多的朋友。他还即席朗诵了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杜甫的《八阵图》,只听他咬字清晰,发音准确,感情起伏有序,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彷佛带领大家回到三国时代诸葛丞相用兵如神的古战场中。 陈静宽带点害羞又不失自信地用普通话非常流畅地向记者作自我介绍。他说,在学校认识了很多同学和朋友,大家都相处得很愉快,最爱的科目是数学,因为数学不用背诵文本,只是运用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答案,而兴趣就是踢足球,经常和同学在球场上一踢就是两小时。 他笑说,自己的优点是勤奋和努力学习,缺点是偏食,但会努力改善,而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希望可以和朋友一起「同场作战」,并入选香港足球代表队出赛,为港争光。 「普通話一點也不普通!」從事茶葉批發和零售的阮敏儀因為工作需要,長時間都在內地與香港兩邊走。她笑言,過去內地同事和朋友都笑她的普通話講得「很普通」、「港普」和「很爛」,從那時起她已立下決心要學好普通話,但礙於工作繁忙,一直沒機會正式學習,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認識到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的老師,開始了其普通話學習之旅。現在已說得一口流利且標準的普通話的她自信滿滿,直言:「將來回到內地工作的話,同事和朋友們一定會誇我的普通話大有進步的!」 學習好普通話不僅是得到他人的誇讚,而是實實在在地為工作和生活幫來改變和幫助。阮敏儀坦言,自己以前跟內地客戶聯絡時,都不太敢用說話而只是用文字,因為怕自己的普通話發音不準,甚至有時候還會把人家的姓氏「改」了,鬧出很大的笑話,「但現在不僅會以普通話溝通,而且膽量也大了,對工作和生活都很方便。」 「我覺得普通話是我們國家的偉大發明!」除對個人工作帶來便利,阮敏儀認為普通話的不普通之處,在於祖國幅員遼闊且人口眾多,每個民族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普通話就讓大家走在一起的時候,有一個共同的語言去相互溝通,是全國東南西北不同地方文化交匯的重要媒介。 留洋回港苦練 口音字正腔圓 除了希望便利生活和工作,學習普通話的原因還可以是因為愛。剛從美國大學本科畢業回港,即將在香港理工大學升讀碩士的陳子風坦言,自己學習普通話的動機很單純,沒有什麼彎彎繞繞的理由,純粹就是為了能夠和內地的家人親戚及朋友作出更好的溝通與關懷,「我覺得學好普通話,就可以跟他們有更好的交流,但有時候在香港不是有太多可以實踐的機會,所以會在上課時多多練習。」 普通話已經說得字正腔圓,且他人完全察覺不出帶有香港或外國口音的陳子風認為,學好普通話是很重要的,「畢竟作為一個在香港的中國人,學好普通話不僅可以與內地的親友作更好的溝通,更可增強與祖國各族人民和文化的交流和了解。」 為驗證所學,陳子風和林世萍、阮敏儀3人都已計劃報名參加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PSC),希望自己的普通話水平能繼續提升。 方便生活工作 國家概念更清 學習普通話不只為生活帶來方便,更可促進學習者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任職瑜伽導師的林世萍,在疫情前經常會在深圳等內地城市旅遊穿梭,「那時覺得自己普通話還不錯,不管說什麼別人好像都能明白。」直到有一次,她在內地購買一套房子準備退休後居住,為此要辦理一系列手續的時候,「我這才發現,原來我的普通話完全不夠用,我說的很多他們都不明白,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學好普通話!」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林世萍在學習普通話時還有意外收穫。她直言,以前自己對普通話的發展背景,以至「國家」的概念都是較模糊,對國家歷史和文化亦所知甚少,她感慨道:「覺得祖國這個母親,感覺好像很親近,但又好像很遙遠。」直到開始投入學習普通話後,她覺得「國家這個概念開始成形了」,這促使她更努力去學好普通話,希望能夠更容易去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發展。 喜見自己的普通話不斷在進步,林世萍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退休後回到內地居住的時候,能夠在所住的社區,善用懂得說普通話的優勢和便利,義務地與鄰居分享瑜伽這項活動,讓大家都可以一起勤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即席朗誦唐詩 十歲童顯功底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學習普通話不只是大朋友的專利,在國際學校就讀小學五年級、今年10歲的陳靜寬,年紀輕輕就已經說得一口相當標準的普通話。他向記者透露,自己學習普通話是希望以此作為廣泛溝通的媒介,認識更多的朋友。他還即席朗誦了唐代著名詩人、「詩聖」杜甫的《八陣圖》,只聽他咬字清晰,發音準確,感情起伏有序,抑揚頓挫恰到好處,彷彿帶領大家回到三國時代諸葛丞相用兵如神的古戰場中。 陳靜寬帶點害羞又不失自信地用普通話非常流暢地向記者作自我介紹。他說,在學校認識了很多同學和朋友,大家都相處得很愉快,最愛的科目是數學,因為數學不用背誦文本,只是運用公式就可以計算出答案,而興趣就是踢足球,經常和同學在球場上一踢就是兩小時。 他笑說,自己的優點是勤奮和努力學習,缺點是偏食,但會努力改善,而夢想就是成為一個足球運動員,希望可以和朋友一起「同場作戰」,並入選香港足球代表隊出賽,為港爭光。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