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作戰體系正形成 解放軍邁向世界一流
Published at Oct 24, 2022 12:00 pm
茫茫大漠戈壁,陆军多兵种跨域机动、立体攻防;高高的东海上空,歼-20战机编队雷霆前出,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演练;一望无际的西太平洋,辽宁舰航母编队劈波斩浪,锤炼远海作战能力……三军演训场上一个个激荡人心的画面,无不折射出过去十年改革强军给中国军队带来的巨大变化。可以看出,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正在形成,生动展现了中国军队改革的新成果、新跨越。专家指出,十年来,中国军队重塑领导指挥体制,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调整改革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推进国防和军队全面建设,迈出了强军兴军的历史性步伐。
「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2012年底,习近平就任中央军委主席。之后,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向全军发出上述深沉之问。
适应世界趋势改革强军
彼时,长期实行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的中国军队,正面临着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等多个「难啃硬骨头」的严重制约,迫切需要进行军事体制改革,提升战斗力。放眼全球,世界上实力较强的军队,均已进入扁平化指挥、联合作战、立体攻防、全域机动的发展阶段。
为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2015年底,习近平主席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行动号令。在他的亲自领导谋划下,解放军历史上力度、深度、广度空前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正式拉开大幕。这场改革不是零敲碎打、修修补补,而是体系重塑与全面再造,因此被外界称为「史上最牛军改」。
裁军30万完善政策制度
运行了几十年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和大陆军体制被随之打破,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军委机关由四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五大战区取代七大军区,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组建,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进一步健全,新的作战指挥体系、领导管理体系成功构建。
一年后,有「脖子以下改革」之称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启动。为破解结构性矛盾,推动军兵种建设战略转型,解放军裁减员额30万,非战斗单位人员压减近一半,适度增加海军、火箭军现役员额,推动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改革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加大淘汰老旧装备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
2018年,一系列政策制度改革又密集出炉。推进军官、士兵、文职人员等制度改革,深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工资福利等制度改革,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这些无疑都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激发部队活力提供了坚实制度保证。
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提高
「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解放军如何打胜仗的问题。」知名时事评论员宋忠平向香港文汇报指出,经过改革,解放军的军兵种结构、体制、机制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能力大增。
外界普遍认为,这场历史性的变革改变了解放军长期以来陆战型、国土防御型的力量结构和兵力布局,实现了中国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多家海外媒体赞扬,中国的改革强军战略得到了全面深入推进,解放军全面重塑,浴火重生,正朝着指挥得力、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新型现代化武装力量稳步迈进。
强军之路 目标任务
新时代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捍卫国家主权 演训巡航常态化
「仗在哪儿打,兵就在哪儿练」。十年来,解放军坚持实战化练兵法则,跨区全域练兵、实兵对抗演练成为部队训练常态。十年来,中国军队遂行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实现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的历史性突破。十年来,解放军大力推进练兵用兵一体化、兵力运用常态化,有效保持战略竞争主动,坚定维护战略全局稳定。十年来,解放军稳妥高效处置各战略方向突发情况,统筹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东海南海西太 边巡航边训练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解放军报》文章指出,近年来,中方在识别区内持续保持常态化警巡,坚定捍卫国家空防安全。这些年来,中国坚决开展钓鱼岛维权斗争。从军地海上联合维权演习到保持常态化巡航,中国军队努力打造海上综合防护体系。
2016年7月,新一代中远程战略轰炸机轰-6K巡航黄岩岛,网友纷纷点赞,「练中塑局」,「真给力!」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近年来,轰-6K守卫祖国海疆,与对手多次正面较量。
横渡日本海,穿越津轻海峡,向东进入西太平洋后一路向南,再向西越过大隅海峡进入东海……这些年来,中国舰艇一路巡航、一路训练,不断检验和提升连续作战能力、远海行动能力。多年来,中方坚定推进南海岛礁建设。美国在南海针对中国的一些所谓「航行自由行动」,均被海军警告驱离。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2017年6月,中国边防官兵在加勒万河谷对外军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绕岛巡航反制 打破所谓「中线」
今年8月初,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解放军随即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针对性联合军事行动予以反制。系列「环岛」联合海空演训彻底打破所谓的「海峡中线」,为未来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塑造了有利战略态势。
知名时事评论员宋忠平向香港文汇报指出,中共十八大后,中国一直强调和重视用我们自己的军事能力来解决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问题,尤其是在涉台问题上。
从国际军事比赛到中外战略演习,从常态巡航到边境斗争,中国军队注重在练兵备战中发挥塑造态势、管控危机功能,确保了政治和战略主动。
宋忠平表示,只有强化解放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加强我们拳头部队的打造,加强我们更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列装,才能够让我们未来在可能面临的军事斗争准备中,以较小的代价解决我们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可能遇到的一些「大问题」。
新型利器亮剑 自主设计质量高
伴随着呼啸的风声,歼-15战机尾钩精准钩住拦阻索,降落在正在南海实战化训练的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上。十年前,歼-15首次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今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此时,距离辽宁舰正式服役不到10年;距山东舰交付海军不到3年。十年间,人民海军航母进入「三剑客」时代。
国产航母入列 「20家族」加盟
从15式新型轻型坦克、远程箱式火箭炮、直-20反潜直升机列装部队,到首艘国产航空母舰、075两栖攻击舰、055万吨驱逐舰下水入列;从歼-20战机、歼-16战机、歼-10C战机代次搭配、形成实战能力,到东风-17导弹、东风-26导弹等批量装备……军报称,强军十年,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大阅兵,受阅装备全部为国产主战装备,84%为首次亮相。短短两年后,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受阅部队近一半装备是首次亮相。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历经全面重塑后的人民军队光荣受阅,受阅装备40%为首次亮相。
2021年秋,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运-20运输机已配装国产发动机试飞,性能优越。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目前,解放军已基本建成以三代为主体、四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过去几年间,99A坦克、歼-20飞机、山东舰等陆续列装……解放军武器装备正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定向培养人才 文武骨干齐备
与此同时,解放军大力实施人才强军战略。陆地沙场,依托地方高校定向培养的士官纵横驰骋;万里长空,双学籍飞行员驾驭战鹰;远海大洋,一批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通过着舰资质认证;深山密林,新装备骨干崭露头角;科研一线,走开文职人员岗位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路子,院士加入军队文职人员方阵……
宋忠平指出,过去十年,解放军在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陆续服役,只是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表象,深层次里还有更多不易为外界所察觉的极大帮助解放军战斗力生成和软实力建设的体制机制的调整等,其中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说,中共十八大后,解放军从根本上解决了怎么打仗,怎么打胜仗的核心问题。
重拳打虎拍蝇 反腐强军成共识
「党内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军队是拿枪杆子的,更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2012年,习近平主席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亮明态度,释放出从严治军、重拳反腐的强烈信号。十年来,军队反腐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人民军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下,人民军队对腐败问题施以雷霆重拳。十年来,从高级机关到基层连队,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从在职人员到退休干部,从人财物装到工程、医疗、科研……严把法纪红线,「老虎」「苍蝇」一起打、「大病」「小病」一起治。
在党纪国法军规面前,没有谁是「铁帽子王」,没有所谓的护身符,没有自恃安全的保险箱。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中共十八大后,已公开宣布查处超过60名副军级以上军官。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十年来,解放军加快编织起管权治权的「监督大网」,密集出台或修订系列党纪条规,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权力制约监管制度体系构建,贯彻分权、共管、监审、公开、留痕、问责等刚性措施,为权力套上管束之笼。
十年正风反腐,「反腐才能强军」已成为全军上下的广泛共识和统一意志,从「不敢」「不能」到「不想」的根本性转变态势正在形成,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正能量空前汇聚。
【微观点】无愧于历史的十年答卷
(香港文汇报记者 葛冲)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8月底面向公众开放后,每日吸引数千名民众前往参观。近日,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进展厅,在现场不时听到人们由衷的赞叹,展厅出口处,厚厚的留言簿上,满载着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参观者们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成就的「手动点赞」。
强国必须强军。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主席即提出强军梦。十年来,解放军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整体实力大幅跃升,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固柱石和公认的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放眼全球,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大国博弈加剧,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加凸显,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强军十年,交上的是一份无愧于历史的辉煌答卷。展望未来,因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已作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军队一定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并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重要的中国力量。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聯合作戰體系正形成 解放軍邁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