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博主陳美瑩:擁抱行業風口分享生活溝通兩地
Published at Oct 24, 2022 11:55 am
从爱好到职业,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粉丝量从寥寥数人到初具规模,港青陈美莹以短视频博主的身份完成了自身奋斗历程的华丽蜕变。几年前,她在择业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新路径:拥抱内地社交平台,面向内地网友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香港的日新月异,最终成为Bilibili上粉丝数量最多的香港生活博主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她见证了内地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技术给短视频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也在不断摸索尝试中,完成了个人理想的追寻和自我价值的提升。她希望,未来自己能继续扮演好移动社交平台上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推动香港网民与内地网民对两地文化的相互了解,以便增进两地民众的情感。 ◆香港文汇报记者 胡若璋 广州报道
陈美莹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东莞人,小时候做过一段时间的「跨境学童」,海外留学后回到香港工作。对两地生活均有一定了解的她敏锐地意识到,两地民众对彼此的文化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但却缺少一些直观的渠道可以增进了解。
由于不想做循规蹈矩的上班族,又对自由职业非常向往,加之好奇心旺盛且爱分享,2017年底,陈美莹决定开始尝试做自媒体博主,并将眼光投向祖国内地广阔的腹地。她明白,选择内地的社交平台,就可以接触到内地数以亿计的年轻用户,舞台和空间都十分宽广。
打破瓶颈期 朝多元发展
当然,事情初期总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积攒一万粉丝就用了近4个月。一开始她只盯着自己的生活拍摄,经历了很长的瓶颈期后,开始重新调整方向,拍摄香港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港女生活、粤语教学、女性话题、心灵鸡汤到香港的冷知识,陈美莹尝试着朝不同方向多元发展。
差不多有十万粉丝的时候,不少MCN机构(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找上门来。她最终选择了一家签约,公司为她配置了小团队,因此她自己有更多精力集中到脚本创作。
签约后最大的一个变化,是社交平台的全覆盖。从最初在Bilibili的UP 主,到现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同步发展,拍摄内容的数量多了,呈现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另类视角看香港 拉近两地距离
目前,陈美莹已成为Bilibili上粉丝数量最多的香港生活博主之一,拥有超50万的订阅量。与其他生活方式博主不同的是,她给网民们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以前的视角看香港,似老友一般,把港女的日常喜乐苦辣分享给粉丝。曾经被标签化的「港女」,在她这里得到真实且全景的展示——够独立,敢奋斗,直面自己的喜好和欲望,不掩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都是她传递出的港女姿态。而大家也在她的欢声笑语、喜怒哀乐中,看到了人情味的香港。
继续扮演两地文化沟通「桥梁」
短视频行业几年间在内地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得到飞速发展。陈美莹认为,这种发展与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态息息相关。伴随网络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逐渐成为社会生力军,相比父辈,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也更愿意展现自我、影响他人。他们不但从短视频平台上获取信息,也希望能够成为内容创作者,以此来传达个人思想,实现自我价值。
陈美莹说,在与粉丝的互动中,她能感受到内地网民对香港文化和港人生活抱有浓厚的兴趣。她希望,未来自己能继续扮演好移动社交平台上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让香港与内地的网民们增加对两地文化的了解,同时增进两地民众的感情。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視頻博主陳美瑩:擁抱行業風口分享生活溝通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