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世界 行走無疆

Published at Nov 16, 2021 01:42 pm
南极的企鹅,北极的星光,珠峰的冰川。作为一名电视记者,郑鸣用脚丈量地球,足迹从北极点到南极点,从西伯利亚到南美大陆,传奇的职业生涯让人羡慕不已。退休后健身房、松花江、高山雪场交替「暴虐」自己,年过花甲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体魄,为的是那份「生命清单」中尚未抵达的境界。时刻准备发动越野车,约上老搭档,继续讲述中国与世界或惊艳动人、或凄美感人的故事。 ●香港文汇报记者 于海江 哈尔滨报道 郑鸣原是黑龙江哈尔滨电视台的记者,近一米九的大个儿,体重曾达到200多斤(约100公斤)。几年前香港文汇报记者与郑鸣相识,此次采访再见这位传奇人物,差点没认出——坚持不懈地健身,减重15公斤,一身的肌肉棱角分明,如同「油腻大叔」到「健美先生」的完美蜕变。 20多年生涯 访逾70国 北极、南极、周边邻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一般的记者只是在地图上看看而已,可郑鸣用了20多年时间到访了70多个国家。郑鸣说,在完成的创作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遍访友好邻邦摄制的纪录片《睦邻》。 2005年3月,经过多年的策划与准备,郑鸣约上由十多名记者组成的摄影队,驾驶4辆越野汽车,历时近一年,行程10余万公里,从哈尔滨出发到访了与中国陆地接壤的13个国家和隔海相望的8个国家,制作了百集系列纪录片。 「我就特别想知道中国周边国家的人民是如何看待中国,而中国又将如何与周边国家的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郑鸣说。 进入阿富汗 AK47护驾 2005年7月,长途跋涉的《睦邻》摄影队从塔吉克斯坦准备进入阿富汗的前一天,突然收到国内打来的电话,指一位外国女记者在喀布尔被绑架,外交部新闻司通过哈尔滨电视台,要求摄影队如果还没有进入阿富汗就不要进入,如果已经进入要尽快撤离。 刚刚翻越帕米尔高原的团队如果再原路返回,将面临泥流、雪崩、空气稀薄的危险。七月中旬,帕米尔高原的雪墙达到两至三米高,越野车就像雪橇一样在巨大U形冰槽中漂移滑行。好不容易进入阿富汗,要翻回去,不但路途遥远,经费也不允许。 郑鸣召集全体队员说明情况,令郑鸣感动的是,全体队友义无反顾地坚持继续前进,勇闯阿富汗。 车队驶入阿富汗,《睦邻》摄影队得到了很多当地中国人的帮助,提醒不要压着当地车辙印行驶,采访时每台车内配备两名手持AK47的保镖,《睦邻》摄影队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为期八天的采访。阿富汗的残垣断壁、难民营区、坦克坟地、中国援建的帕尔旺水利工程,还有一公里外路边炸弹爆炸时的硝烟,通通收录在摄影队的镜头中。 难忘同胞情 拍出得奖作 50多公里盘山道一路引导,直送到贾拉拉巴德中铁公司的工地,新华社驻喀布尔前首席记者陈刚与《睦邻》摄影队成员握手、拥抱后,挥手上车返回喀布尔。郑鸣说,「在东北好兄弟间也不过如此,但在阿富汗遇到的中国人都只是萍水相逢,但他们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2006年8月15日,由中国记者协会主办的中国记者最高奖——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在10名长江系列获奖者中,哈尔滨电视台高级记者郑鸣位列其中。 郑鸣得知消息后,非常兴奋,因为在他的心中范长江一直是他仰视的高山。有人说他已经是中国的顶级记者,对此郑鸣说,「长江新闻奖是对我过往工作的一个肯定,荣誉属于过去,我更愿意思考未来、筹划未来,因为未来已来。」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