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廣設立重點辦公室 先扎根灣區再向北挺進 港青張啟源 智慧建築管理市場天寬地廣

Published at Aug 15, 2022 02:19 pm
从张启源办公室窗户向外看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边的风光尽收眼底。这里是河套深圳园区标志性办公楼长富金茂大厦,也是香港企业香港互联立方有限公司内地发展的第一站。 5年前,《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发布。正是看好大湾区未来的机遇,香港互联立方联合创始人张启源在已有的深圳分公司之外,陆续在内地多个城市成立了多个分公司。根据不同城市、建筑的要求,香港互联立方在这5年里开发了越来越多元的智慧建筑管理业务:针对整栋楼类的建筑,可以为客户创建包含每个建筑零部件、每个空间的知识库,将所有建筑部件进行大数据管理;还可以通过感应器硬件与软件平台联动,形成完整一体化可视化物联网管理平台,一眼可览整个公司的人员、资产等情况与项目进展情况;更自研云平台,通过现场数据的传回,即时对工地的施工材料、进度、安全问题等进行远程监控、提交修改建议……待开发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市场天宽地广。「面对的市场越大,我们越发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大有可为。」张启源说。 ◆香港文汇报记者 胡永爱、实习记者 马芷莹 深圳报道 2010年,张启源与香港理工大学5名师兄一起创建了香港互联立方有限公司。那个年代,香港智慧建筑管理已经开始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建筑之中,内地却刚刚兴起这个概念:「内地城市对于智慧建筑停留在建筑的可视化管理,即将已有建筑变成三维模型而已,其实我们的业务远远不止这些。彼时香港智慧建筑管理已经参与到施工的全过程,我们从设计阶段就可以介入建筑的建设过程,以数字化模型进行提前预演,避免施工中遇到问题后拆除返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内地智慧城市起步晚发展快 前往内地洽谈业务时,张启源留意到内地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崛起,智能产业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另一方面,更感叹于他所在建筑行业似乎没有太大进步,仍然是靠着人力在工地现场进行管理与监督。 正是看好这一大片亟待开发的空白市场,2016年张启源来到内地成立了深圳分公司。内地智慧城市起步晚,但发展快。香港互联立方的早布局,让它在近几年内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建筑信息模型谘询公司,近七成业务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香港科学园发展项目、香港西九龙戏曲中心发展项目、深圳罗湖万象城一期改造项目、深圳妈湾跨海信道工程、广州金地香山湖花园C地块项目、珠海横琴智慧城Icity项目、东莞光大集团樾云台项目…… 深圳前海成为智慧建筑聚集地 2019年底,因为疫情的阻隔,其他创始人长期留在了香港,张启源只身在深圳管理内地公司。「从行业上来说,香港总体比内地走得更慢一些。我们在香港市场仍然做的是比较传统的业务:以建筑模型进行工程管理。内地就更加倾向于高新技术的应用,例如无人化、数字化管理。」在深入了解内地文化后,张启源也十分理解这种不同:「其实没有好坏对错,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习惯等各方面情况不一样,所以建筑企业的风格也不同。就像深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于最新的智能建筑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更容易接受,因此我们会更倾向于推荐这里的客户尝试新产品。」 闲暇之余,张启源会细细观察这座生活了多年的城市,眼看各标志性建筑从无到有,前海从一片荒芜到成为智慧建筑的聚集地,「无论是行业上的参与,还是生活上的体验,深圳建筑的发展,都让我个人受益良多。」张启源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城市近几年发掘了不少建筑科技领域的新概念,研发了很多新型传感器,「我们可以将之与香港互联立方的平台做集成与融合,打造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湾区城市人才资源流动是趋势 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当天,张启源带着深圳同事与香港办公室进行线上连线会议,共同参与客户香港中华电力公司项目。虽然从新冠疫情开始,两地已经封关2年多时间,互联立方香港、深圳同事无法面对面交流,但业务之间的相互参与却从未间断过。 「我们要求内地同事能够看得懂英文图纸,而香港同事也要了解内地项目流程。」张启源认为,大湾区内城市人才、资源要素流动一定是未来的趋势,现在利用线上会议工具,让同事们继续发挥各分公司的优势、养成分工协作的习惯,可以为未来通关后时刻做好准备:「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粤港澳乃至内地城市不同情况,从各个分公司调取最适合的人力,尽快调整状态投入到项目之中,节约成本。」 「鹰眼」模块解决现场管理难题 新冠疫情之下,众多建筑行业因此推迟施工、延缓项目,香港互联立方在传统建筑上的业务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2021年,香港互联立方在深圳及广州的团队在原有的平台上新开发了「鹰眼」模块,使得客户可以运用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将图纸及模型在现场展示,同时将现场实际场景配合数字化模型中在办公室展示,解决了疫情下现场管理难的问题。该平台可以比对建筑效果图及现场实时图,施工进度及360度全景效果一目了然,并能在有错误或者需改进的地方添加批注,实时共享给相关人,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及效率,为项目进行资产管理及溯源管理。 目前,「鹰眼」模块不仅服务于内地有相关需求的客户,也逐渐通过香港总部打开香港及海外市场。「例如某国际一线奢侈品牌,他们每年都需要对全球门店进行巡查、整改,疫情让他们工作受阻。现在利用我们的平台及服务,他们在法国总部就可以直接用电脑监控到世界各个门店的装饰、摆放等是否达到要求。」张启源介绍,虽然可能只是特殊时间的创收工具,但跳出建筑行业的应用,却给了各个分公司继续奋斗的信心,「也更让大家感受到大湾区一家的氛围。」 香港深圳广州全面开花优势互补 目前,互联立方在香港、深圳、上海、广州、北京、武汉、重庆等内地均设有分公司,而三个重点办公室则分别位于香港、深圳、广州三地。香港不仅是总公司,也是承接海外业务的基地;深圳主要为服务团队,针对内地客户的需求,构建建筑模型、搭建智能管理等服务;广州则主要为技术团队,为公司开发智能建筑相关的线上工具及平台。三地全面开花,优势互补。「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定很正确。」张启源表示:「香港是连接国际的窗口,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技术;深圳是面向内地城市的最佳桥梁,广州高校多,可以满足人才供应。」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