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帶你穿梭歲月 獨特印記 細味香港情懷
Published at Aug 15, 2022 02:12 pm
叮叮作响的电车,倾斜上坡将景色一览无遗的山顶缆车,纵横整个城市的地下铁……香港独特的交通工具不仅陪伴了市民每天的生活,历史的变迁更让这些无声的大家伙们充满了文化意义,仿佛自身便带着故事与记忆。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25年,香港的交通工具虽平凡常见但又渗透变化,在时间的见证下静静陪伴着这个城市,成为城市的印记。
◆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胡茜 图片由受访机构提供
自1904年起,香港电车便于港岛北部沿海岸线行走,穿梭港岛东西,见证香港的兴旺发展。在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举办以「庆祝回归廿五载·和谐香港开新篇」为主题的免费电车乘车日活动,与全港市民共享节日的欢愉,也共同见证香港回归25周年这个珍贵和喜悦的时刻。电车当日假石塘咀城西道电车站举行启动仪式,随后展开6小时的电车巡游庆祝活动,寄寓香港未来发展一帆风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迈向新征程,愿市民在繁荣安定的生活中延续欢声笑语,共同富裕,共享太平。在电车陪伴香港人的百多年间,其实如此免费乘车的纪念活动不胜枚举,香港人其实在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化交通工具中,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大事件。
应城市发展市民生活而生
1904年,电车首次出现在香港的路面上,那叮叮的声响便由此陪伴香港人度过了一个多世纪,被大家亲切唤作「叮叮车」。尽管其间历经了数度变革,但它在香港的文化地位不可小觑,见证了无数历史之余,至今依旧带着悠闲的志趣伴随着港人的日与夜。
一个城市的兴衰与基建是相伴的,早于1881年,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及工商业的发展迅速,市民对于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已有人提出兴办铁路的建议。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通过于香港岛兴办以电力推动的电车系统,「香港电车电力有限公司」在英国成立,负责在香港建造及经营电车业务。同年年底,「香港电力牵引有限公司」接管「香港电车电力有限公司」,并于1910年正式命名为「香港电车有限公司」,并一直沿用至今。
时间再推回到1904年,16号车驶离车厂作试验性行驶,经系统测试后,当时的公务局局长钟斯先生稍后即宣布电车可正式投入服务。启用仪式于同年7月30日举行,当天上午10时,公务局局长夫人钟斯太太驾驶着首辆电车由电车车厂出发驶至军器厂街,她的儿子则沿途不断敲钟,车上同时为嘉宾举行了鸡尾酒会,在一片欢乐气氛中,电车随即正式开始投入服务。
每逢重要日子「穿新衣」
电车与香港一起经历的困难日子多不胜数,最值得细数的便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由于日军袭港,香港沦陷,电车只能作有限度运作。当时,只余下12辆电车仍可维持服务,行驶铜锣湾至上环街市。和平后,电车数量恢复,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已增至146辆运行。
每到重要日子,电车都会穿上新衣。
25年前的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开启一个新纪元。香港电车也在当日髹上庆祝回归标语,装饰一新穿梭于港岛的闹市,为这个日子增添缤纷色彩。而1997年至今的电车亦有不少转变,当年的电车为第五代及第六代,而千禧年后,便以第六、第七代的电车为主,主要为铝合金制。随后,「千禧电车」面世,该款电车的设计及整个制作过程皆在香港进行,由电车公司工程部负责。经过多次的车厢改善工程,第七代电车已结合了现代内部设计与传统车身外貌,2012年香港电车推出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能有助调度以增加电车效率及避免电车龙。2016年,第一辆配备空调设备的冷气电车88号诞生,在炎炎夏日为市民带来凉爽舒适的旅程。
到了2022年,电车已与港人历经118个春秋,164辆双层电车每日接载逾20万人次乘客。如今电车早已不是香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在繁忙快速的城市节奏中,间或踏上一趟徐徐的叮叮之旅,仍能体味到回忆的温度。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交通工具帶你穿梭歲月 獨特印記 細味香港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