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文創機遇北上 赴川造兔耳熊貓
Published at Nov 11, 2021 02:52 pm
在四川都江堰市幸福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门口,一只长着兔耳朵、身穿蓝白相间套装和红色板鞋的「熊猫」,坐在台阶上向过往行人挥着手。从2004年开始,港人施美景带着自己原创的国潮品牌公仔「巴布熊猫」走南闯北,希望「巴布熊猫」能走向全球,用世界语言去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文汇报记者 向芸 四川报道
出现在电子海报上的「巴布熊猫」,会在二十四节气和国内外节日、纪念日时科普节日来历;它有时也会「受邀」到各地参加文创活动、博览会,还会与各大品牌联名「上新」各类产品……香港文汇报记者约访施美景时,他刚从外地返回都江堰市。在一间摆满「巴布熊猫」的办公室里,施美景讲起了它的诞生记。
9岁从内地来港后,施美景一直在香港读书、生活和工作。创业前,他主要是做动漫IP(即知识产权)的版权买卖和衍生产品的开发、授权。「香港的市场容量很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字幕组的出现,给动漫代理带来巨大冲击。」当看到连《圣斗士星矢》都卖不出去时,施美景觉得是时候做一些改变了。
梳理此前的工作积累后,施美景萌生了做原创IP的想法。2003年,31岁的施美景北上到各地考察。很多外国动漫产业衍生产品的供应链在内地,加上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到处都是机遇。「市场、人才、供应链都在内地,完全可以颠覆整个动漫行业的玩法,实现从模仿到原创、从引进到输出。」
刚开始施美景考虑过用熊、猫、狗、老鼠等来做IP,但发现很难突破。「我们做不过Hello Kitty、米老鼠、泰迪熊、史努比等品牌,在行业里就失了先机。」做过很多设计稿后,施美景发现,最能代表中国走向全球的IP形象是熊猫:「熊猫外交」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将熊猫作为标志……它在世界各国有很多粉丝,是一个自带「网红」气质的IP。
形象修改逾100版本
在市场考察时,施美景发现仿真熊猫同质化严重,于是决定将熊猫拟人化。「它的英文名叫『Babo』,为了更有『川味』,我们取巴蜀和布衣之意而得名『巴布』。」他回忆说,从角色设定到具体设计,团队经常从早上七八点做到凌晨两三点。10个人花费半年时间,修改了至少100个版本,才最终确定第一版的「巴布熊猫」:「巴布熊猫」有可爱的兔耳朵和灵巧的身形,穿着时尚的衣服,看起来更加活泼萌动、更有国际范儿。同时,它还有一个大家族——烫着爆炸头的妈妈、腆着肚子的爸爸、头上戴蝴蝶结的姐姐……
2004年,施美景成立了珠海火车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希望以「火车头」的冲劲,为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动漫产业起到一点带动作用。在2005年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施美景带去的1分钟3D熊猫短片大放异彩。于是,从自制动画片开始,他和团队全心投入「巴布熊猫」原创IP的打造。
2006年,施美景参展深圳文博会时,巧遇时任成都市宣传部部长。「他说打造熊猫IP为什么不到『熊猫故乡』来发展,于是我将创作研发团队『移师』成都了。」同年10月,全球首部大熊猫主题三维动画《巴布熊猫》在成都电视台首播,第二年又登上央视少儿频道。一时间,「巴布熊猫」呆萌爱玩、好奇心重、乐天搞怪的动漫形象风靡全球。
由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施美景将公司搬离成都。8年后,他随香港贸发局到成都参加「创新升级·香港博览」活动时,又重续了与「熊猫故乡」的缘分。「我们偶然遇到在会场遴选礼品的合作伙伴,他们觉得『巴布熊猫』既有四川特色,又代表和平环保等理念,就采购了一些。」
曾作G20会议伴手礼
熊猫的魅力果然无人可挡,2个月后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这批「巴布熊猫」成为了最受各国嘉宾喜爱的礼物。「后续追加的公仔还专门配上了印有会议标识的围巾,成为限量版『巴布熊猫』。」施美景说,透过接连几次大型活动,他又将「巴布熊猫」带回了成都。
如今,施美景以都江堰为总部,通过授权和合作,在北京、深圳、广州、温州、东莞、义乌等地,落地了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巴布熊猫」已有9大品类共千余种产品,并在全国各地开有1,000多家店,明年有望达到2,000家。「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走向全球的机会也越大,我希望透过『巴布熊猫』这个主形象,衍生到不同领域和产业链,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原创大IP。」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抓文創機遇北上 赴川造兔耳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