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徽派古建築民宿 汲取徽州文化精華

Published at Dec 07, 2021 02:43 pm
徽州文化是比肩藏文化、敦煌文化的我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错落有致的徽派村落,巧夺天工的徽州艺术,名扬四海的徽菜美食,固本培元的新安医学,意境空灵的新安画派……千百年来,徽州文化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闪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时空。安徽省黄山市作为徽州文化发祥地,现存8,0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1,3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都是我们追溯历史、读懂中国的「活标本」。为了保护与传承徽州文化,数十年来,黄山市一直在探索,并逐渐走出了一条徽文化遗存不止于保护,更着手活化利用的特色之路。此次,香港文汇报记者带你走进徽州,感受徽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结合,来一次黄山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旅。 徽州文化的精华不在博物馆,而是浸润于徽州乡村的日常生活中,展现于妙手生花的传统技艺中,倘佯于古色古香的村落民居中。所以,来到安徽黄山,想要深度体验当地的徽文化,比去博物馆更好的选择,就是走进古村落,并住一晚由当地百年古民居打造的徽州民宿。在这里,可以亲近对话「粉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随手触摸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徽州三雕,更能梳妆打扮穿上戏服学一段徽剧扮相。徽州文化,正透过民宿这一新载体,让游客深度来体验。●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赵臣 黄山报道 建筑的独特性在于闲搁则速朽,使用即保护。在黄山市,充分利用雕梁画栋、古朴淡雅的徽派古建打造特色民宿,成为当地探索利用社会资本活化利用古民居的成功样本之一。目前,黄山市已拥有特色民宿客栈2,500多家,其中不乏通过抢救性保护并修缮濒临坍塌的徽派古建的例子。位于黄山市黟县石亭村,占地十余亩的拾庭画驿乡村酒店,就是极具徽派特色的一家。 耗4年谈判 破败老宅焕新生 驱车经过一片黄灿灿的稻田来到黟县石亭村,顺着指示牌往前走,一处徽派建筑独有的大气门楼映入眼前。拾庭画驿民宿经营业主黄智勇引着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进民宿,穿过一道刻有「超以象外」的拱门,映入眼帘的这处清代古建别有洞天。很难想像,2016年黄智勇开始修复这里时,这处几乎十几年无人居住的老宅已破败不堪,更有几处建筑出现坍塌、漏水、霉烂的情况。 黄智勇是黟县本地人,之前一直在广州从事健康产业,此前他经常带客户到黄山旅游。「2012年我第一次看到这处大院时特别震惊,这样规模的院落在当地十分少见。」看着破败的老宅,黄智勇十分不忍,他亦萌生了将这里做成民宿的想法。 几经打听,黄智勇了解到,这处大院目前共有6个家族,27个产权人。因为老宅的公区都是大家共用,所以想要彻底打造民宿,必须得到所有产权人的许可。因为产权人太多,大家对老宅的改造与使用目的又不相同,所以此前曾有很多人前来协商均无功而返。黄智勇不惧麻烦,他一个产权人一个产权人沟通,跟他们讲述自己修复和保护老宅的决心和想法,这一协商就是四年。2016年3月,黄智勇终于得到所有产权人的同意,获得了这里的使用权。 民宿设计保留徽派风格 拿下老宅后,黄智勇十分兴奋,他邀请了当时能接触到的最好的设计师来帮忙做民宿的设计。「最后我却把这位设计师辞了。」黄智勇介绍,设计师的方案完全摒弃了徽州建筑风格,希望打造一处融合当下流行元素的纯现代化住宅,而黄智勇却认为,徽派风格才是民宿的灵魂,才是永不过时的经典,他要做的是修复建筑的同时将现代舒适的生活需求融入其中。 黄智勇每天都泡在老宅里,他在脑海中想像着民宿未来的样子。他重新聘请了一位年轻设计师作为辅助,找来当地的老木匠对破损的房梁、门窗等按照传统的榫卯结构一点点进行修缮。传统老宅在采光、通风、隔音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黄智勇与设计师费尽心思,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改造。他通过在房间增设匹配的莲花窗增加采光,在天井处安装透明的玻璃天窗保持建筑本色,为了增加园林氛围,他还将几公里外的山泉引入院中。 经过两年多的改造,数十位当地老工匠的努力,拾庭画驿在2018年8月正式对外营业。远远望去,这栋徽派大院跟村里其它建筑别无二样,但走进民宿,宽敞的大堂囊括琴、棋、书、画、茶等多功能休闲区,院中是移步异景的园林景观,围绕着徽派风格设计的不同主题客房,登高望远的摄影亭阁等一一呈现。让黄智勇最有成就感的是,来此住宿的顾客都会毫不吝啬地将这里的美景分享给朋友们,推荐朋友前来体验。 徽派建筑成为文化载体 黄智勇一直认为,民宿最吸引顾客的始终是房间之外的体验,所以他会留出大量的公共空间供顾客使用,设计各种主题活动等,提升顾客的体验。在拾庭画驿有一处专门的化妆间,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汉服供顾客挑选,梳一个传统发髻,穿一套飘逸汉服,在百年老宅里,顾客可以留下独属于徽州的记忆。 今年,黄智勇又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进了民宿。宽敞的大堂变身舞台,经典徽剧大戏定期在这里上演,感兴趣的顾客还可以穿上戏服跟着老师学上一段。除此之外,顾客还可以亲手做一份徽州传统糕点徽墨酥,尝试古法造纸技术自制一张宣纸,上一堂徽派建筑与文化的小课堂等等。随着对徽派文化的深入了解,黄智勇觉得徽派建筑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徽派民宿也可以有更多承载文化传承的可能,他希望将这些可能都带进民宿,让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