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營「流浪地球之家」青島東方影都 硬核科技設備覆蓋製作全流程

Published at Mar 22, 2023 09:24 am
被誉为「流浪地球之家」,两部《流浪地球》从这里相继走出的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以下简称「东方影都」), 在《流浪地球2》的拍摄过程中,为影片拍摄制作提供了一万平方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亚洲最大水下制作中心,以及动作捕捉、虚拟摄制、三维扫描、DIT(Digital Imaging Technician)、实时渲染集群等高端数字影音设备。香港文汇报记者近期前往探营,从2018年到2022年,这个新兴影视业基地陆续吸引永誉传媒、宝荣宝衣、希娜魔夫、末那众合等800多家影视产业链配套企业,覆盖了影视出品制作全流程。 ◆文/图:香港文汇报 记者 丁春丽、胡卧龙 山东青岛报道 时光回溯到2019年初,《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带火了拍摄地东方影都。香港文汇报记者当年在此采访时,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提到,希望能拉长影视文化产业链,补齐影视制作配套服务,引进头部影视企业和项目。时隔四年后再次见面,赵芳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即使在疫情影响下的2022年,青岛影视基地依然迎来了61个影视和综艺项目。 部分置景道具出自香港大师 看过《流浪地球2》的观众肯定对其中的「太空电梯」、「歼20」战机印象深刻,这部分电影里的置景和道具出自香港影视置景道具制作大师钟剑伟团队。「我们制作了一个1比1的『歼20』战机道具,还制作了一个驾驶舱,所有的屏幕、操控设备都是按照真正的飞机工艺制作的。」永誉文化传媒创始人钟剑伟表示,战机整个制作周期达两个月,为力保战机完美,仅是人工打造的飞机铆钉就用了7万至8万个,甚至专门采购了真正飞机使用的轮胎。剧组拍摄飞机底部时,不用再做CG特效(用计算机制造出来的特效)。 道具还原度高 科技感十足 「歼20」战斗机,月面运输车,逐月卫星发动机……走进东方影都3号摄影棚《流浪地球2》道具库,香港文汇报记者就被这些道具拉回到了电影中。塞在影棚门口的是一辆月面运输车,仅是后车轮的高度就有一米多高,足够震撼。 东方影都影视服务部美术主管朱志杰表示,这满满一摄影棚的道具也仅是储存了月球基地的一小部分关键道具。《流浪地球2》的道具还原度特别高,以月面运输车为例,实体制作的整车重量15吨左右,车身高4.75米、宽4.08米、长8.3米,中部可旋转的升降装置还可以让车进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车身旋转操作。 「目前,特效道具的制作已经向着机械人方向,向着更科技的方向去发展。」希娜魔夫(Cinemorph)实体特效工作室3D工业模型师张穗透露,两辆月球车的工期紧张,制作周期只有两三个月,特效道具的制作均采用了非常工业化、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希娜魔夫参与了《流浪地球2》月球车、太空电梯、返回舱、休眠舱等道具特效制作。作为内地顶尖的物理特效公司,该工作室的创办人则是香港知名影星连凯(Andrew)、古天乐。 「利用这套超高精度的数字人扫描系统『穹顶光场』,再加上面部驱动的系列算法,原本可能需要3至5个月才能构建一个数字资产人,现在可以降到1至2天时间。」影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吴迪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穹顶光场」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全球仅有东方影都和好莱坞可以实现如此高精度的扫描。 《流浪地球2》其中一个突破就是数字减龄和数字换脸技术。以刘德华换脸为例,除了基础人工智能的处理,还需要大量艺术家的手工修复,最终影片呈现了他年轻的样子。吴迪表示,很遗憾错过了《流浪地球2》,如果他们公司技术的加入,可以为剧组节省大量成本,他非常肯定地表示,一定不会错过《流浪地球3》。 虚拟拍摄生成可视化剧本 以「穹顶光场」为代表的扫描系统,加上动作捕捉平台和虚拟拍摄系统,占地2,000平方米的5号摄影棚建有亚洲最大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可视化剧本」的作品拍摄实践。 「通过这些穿着动捕服的『替身』演员的虚拟表演,最终生成可视化剧本。」虚拟化制作平台数字总监张书山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流浪地球2》开机前夕,郭帆导演在此进行了近90天的虚拟拍摄,最后剪成了一部约2.5个小时的预演片,开创了内地电影整片进行虚拟拍摄的先河。有了这个可视化剧本,演员、摄影师、灯光师等都对每天的拍摄工作了如指掌,大大降低了拍摄成本。 海外取景拍摄 云技术传输到组 《流浪地球2》涉及大量海外镜头,由于疫情剧组不便出国,而是在美国、法国、冰岛、哥伦比亚四个国家组建了海外拍摄小分队进行取景拍摄。借助云直播和云数据传输技术,主创团队实现了海外拍摄、画面直播、在线实时沟通及数据传输。 在东方影都采访当日,香港文汇报记者走出《流浪地球2》道具库时,与一班剧组人员擦肩而过。听闻剧组名号,可以预见未来又一部科幻大片将会在此诞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