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苗子不停送 教練傳承不墨守

Published at Nov 19, 2021 11:30 am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体育训练基地,广东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下称「二沙基地」)在几代广东体育人的努力下,「冠军摇篮」的底色尽显。67年来,二沙基地培养的运动员共夺得34枚奥运金牌,其中,跳水项目13枚,高居各项目之首。广东跳水运动发展与当地气候湿热、江海水系发达的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是基层体校众多、人才选拔机制成熟、冠军教练数十年来传承不息、训练方法求变且务实等,是广东队竞技水平长期全国领先的关键。●香港文汇报记者 敖敏辉 广州报道 东京奥运会首场跳水比赛举行时,在二沙基地育英馆奥运跳水项目决赛直播室,广东跳水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凌海婵偏坐在一个角落,紧盯着广东队员每一个动作。随着全红婵在女子单人10米跳台强势夺金,凌海婵与同事们相拥庆祝。至此,跳水粤将在东奥夺得个人赛金牌2枚、双人赛金银牌各1枚,刷新历史的同时,助广东跳水连续5届奥运会见金。这种强势延续到全运会上,广东队创历史地夺得12枚金牌中的7枚,男团更是实现9连冠,女团时隔20年再夺冠。 国庆假期前后,奥运会、全运会冠军们陆续迎来短暂的假期,凌海婵却又再忙碌起来。新一个全运周期开展的全省大集训即将开始,这事关3年后广东奥运选手的成色。而眼下广东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参赛选手多达400多人,放眼全国绝无仅有,凌海婵格外重视,不断提醒教练们发现好苗子要牢牢「抓住」。 不拘一格选才 上升通道顺畅 广东跳水军团作为中国跳水「梦之队」的中坚力量,在育才、选才上,优势发挥到极致。 作为广东跳水元老的郑观志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在广州、湛江、东莞、中山、汕头、惠州、江门等地,十多个业余体校跳水队源源不断向省队输送好苗子,这是广东跳水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的基础。 广东对人才上升通道不设任何障碍,对可造之才不拘一格。2017年底,广东面向陕西全运会周期的备战开展全省集训,全红婵当时并没进入名单。然而,在看到湛江体校教练发来她的训练视频时,广东队两位国家级教练凌海婵和何威仪眼前一亮,凌海婵当机立断让全红婵直接进入省队试训,通过短期集训确定后入选一线组。「我们给了她最好的资源,并让跳水队执教经验丰富的何威仪教练亲自担任她的主管教练。」 教练组不断层 打下坚实基础 除运动员后备人才外,广东队的教练队伍也很厚实。目前,广东跳水队教练组中,60后、70后、80后、90后都有,传帮带的梯队保持得很好,凌海婵颇为满意。 事实上,如今作为国家级教练,凌海婵也是在二沙基地成长,从当运动员到教练员执教将近40年。上届全运会之后,她接过重任,成为广东跳水的新掌门人。 「广东跳水从来不乏冠军教练,一代接一代,如郑观志、徐益明、梁伯熙、吴国村、谭良德、胡恩勇等,他们培养了后继人才,在科学训练等方面有大量开创性工作,为广东跳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年轻的一代教练最受益。」凌海婵说。 港小将需实战 可研赴粤参赛 凌海婵曾多次来港交流,目睹香港市民对跳水项目、跳水明星的喜爱。「近年来,香港运动员到内地交流、培训、比赛越来越多,未来还可以更深入。比如人才培养方面,广东跳水不管在场地设施、教练团队、后勤保障等各软硬件都有充足的条件,能够协助香港训练跳水人才。」 凌海婵还指,青少年需要多参与实战。未来,通过粤港协商,香港也可以考虑将小运动员送到广东参加例如省锦标赛等各种省市比赛。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