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不便難行萬里路 老鐵匠巧手築夢製出微縮天安門
Published at Mar 22, 2023 10:06 am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建设路上,「老严黑白铁匠铺」不那么起眼,却是街坊社区的老店了。63岁的严继祥是这个店铺的主人。人称「老严」的严继祥因患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尽管没有机会外出看过大好河山,严继祥照着电视上的画面和图片,花了一百多天,手作出精致的「天安门」,让人啧啧称赞。「这回咱也算到了天安门,也是圆梦了! 」◆香港文汇报记者 于海江 哈尔滨报道
核桃制作的琉璃瓦,桃木雕成的中国龙,冰棍杆儿黏成梁脊,这是严继祥制作的「天安门」微缩模型。在这个小小的工作室里,身高1.62米,体重不足110斤、行动不便的老严用一双灵巧的双手制作出无数精美的工艺品,小小的工作室内,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邻里倾情协助 筹集多项原料
金黄色的琉璃瓦,鲜艳的五星红旗,整座微缩「天安门」长115厘米、宽42厘米、高60厘米,由3,000多个零件打造,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造型逼真。严继祥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用了500多枚核桃、100多根筷子和100多根竹签终于创作出了自己心中的天安门。」
严继祥因身患残疾生活不太富裕,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周围很多邻里的帮助。「天安门琉璃瓦是用邻居为他现买来的核桃做的,工作室旁边的冷饮厂老板送的冰棍儿杆做成了梁脊,吃羊肉串用的竹签做成木柱,国徽和中国红灯笼和条幅是用亚克力板做的,条幅特意去县里的复印社打的字,老板娘看到是残疾人没有要钱。」老实木讷的老严,谈起创作的过程和帮助他的好心人时眼里泛着温暖的光。
工序繁杂 苦心钻研分毫不差
北京天安门,一直是老严最向往的地方。他说,「天安门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做起来工序复杂到常人无法想像,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其中排列的顺序非常科学严谨,如做不到分毫不差,整个模型的精确度将会被打破,美感就会缺失。」 老严比对自己设计图纸尽可能还原图形原貌,但很多细节在图纸上无法呈现,一点点试验着做。为了能完美呈现预期效果,每道工序老严不知道得做多少次、浪费多少材料才能完成。
白天做了一天没有思路,晚上睡不着苦思冥想,灵感来了不管多晚都起来立即到工作室接着做。老严指着15厘米长,呼之欲出的中国龙说,这是「天安门」上的点睛之笔,由桃木雕刻,当时也不记得做了多少次、多少天才完成。老严回忆说,在这过程中,最难做的就是微缩版的国徽,直径5厘米,五角星直径仅有0.5毫米。还有城楼上层的黄琉璃瓦片是用家核桃分成四份做的,做时要提前泡上一天,不然用铁锯锯的时候容易碎,且家核桃小而圆 ,做起来难度非常大。
捐赠博物馆作教育展品展出
「天安门」模型完成后,得到很多乡亲朋友的关注和点赞。大家的认可,让老严备受鼓舞。他将这个模型,捐赠给了木兰县博物馆,「当接过捐赠证书的那刻起,想着自己的作品在博物馆能让更多的人观赏,就感到很欣慰,心里也踏实了。」木兰县博物馆副馆长孟令颖说,「由衷的感谢严继祥的捐赠,这件作品会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展品展出,让更多的青少年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一定要带家人去天安门看升旗
老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大女儿高中毕业,小女儿中专毕业,现在都成家在外省工作生活,老伴两耳失聪在家做家务,两个女儿都非常支持老父亲的业余爱好,经常给他出些好点子,给了老严很多创作灵感。他说,「有机会一定要带着老伴和两个女儿去天安门亲眼看看升旗仪式。」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出行不便難行萬里路 老鐵匠巧手築夢製出微縮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