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檳榔產業何去何從

Published at Dec 06, 2022 01:53 pm
内地多城早前针对食用槟榔展开专项查处行动,引发坊间热议。槟榔有致癌性,包括美加澳等国在内诸多国家已将槟榔列为违禁品,加之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这意味着槟榔在法律意义上不算「食品」。据《中国市场监管报》报道,2011年至2018年,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上涨至781亿元(人民币,下同),且仍呈继续上涨趋势。一边是日趋收紧的监管政策 ,一边是预期千亿规模,涉及湖南、海南两省乃至全国的槟榔产业及大量就业人口。产业何去何从,人员如何转型,都是已经摆在枱面上的问题。 ◆香港文汇报记者 姚进、何玫、任芳颉 湖南、海南、北京连线报道 江西南昌市场监督管理局早前发布《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在全市范围内下架停售槟榔制品的告诫书》,要求自11月1日起,全市所有食品经营者立即下架停售槟榔制品,仍销售的将被依法立案查处,使之成为首个公布将槟榔作为食品销售的经营者将被立案查处的内地城市。通报称,整顿是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知或省级市场监管局有关工作要求。此前,贵州、四川、浙江等省多个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均先后发起专项整治。香港文汇报记者对多地槟榔行业从业者进行采访发现,虽然官方并未一刀切,但未来内地全面禁食槟榔已成大势。 上述发于10月24日的通报称,经2022年9月部署开展了对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制品的清查行动,多数商家主动下架停售了相关槟榔制品。但仍发现有商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违法售卖槟榔制品。通报强调,全市所有食品经营者立即停止在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售槟榔制品行为,第三方平台需履行管理责任。自11月1日起,仍有违法销售的,将依法予以立案查处。 近期购买槟榔顾客有所减少 今年5月,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在「习水市场监管」公众号上发布了槟榔致癌相关文章,表示「请广大经营户自觉下架处理」并开展专项清理。9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南充市南部县建兴镇、成都市新津区、浙江义乌等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发布类似通报和发起相关专项整治。 香港文汇报记者11月2日通过美团外卖查询发现,南昌市已无法搜到任何与槟榔有关的外卖信息。但贵州习水,四川成都彭州、都江堰、新津区,浙江金华、义乌仍有作为食品的槟榔销售,四川南充市区虽可搜到槟榔制品的信息,但曾公布下架槟榔通报的南部县建兴镇则只有一条药房销售的信息。 北京朝阳区百子湾佳乐美超市工作人员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已在网络得知有关槟榔的新闻报道,但截至目前尚未接到停售通知。该名工作人员证实,近期购买槟榔顾客有所减少。 国家推动海南试点借鉴烟草立法 上月底,农业农村部经过协商财政部、国家衞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回应毛万春等19名全国政协委员的相关提案答覆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将支持海南省利用自由贸易港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发挥自贸港先行先试作用,借鉴烟草监管经验,从「特色产品」「嗜好品」管理角度,加快推进槟榔产业健康发展的地方立法工作,开展将槟榔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规范管理的试点,明确槟榔属性定位,为槟榔产品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槟榔产业近几年野蛮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槟榔在法律层面上不属于『食品』,缺乏必要的生产、销售、营销监管,这种看似火热的产业发展本身就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朱晨认为,从公共衞生和民族昌盛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一些省份禁售槟榔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槟榔产业和农户转型短期来说虽然艰难,但长痛不如短痛,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层面全面禁止生产、销售、食用槟榔也将会是大势所趋。 农业农村部上述答覆还提到,槟榔是传统中药材,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有收录,目前有槟榔四消丸、木香槟榔丸、疏肝平胃丸等2,200余个中成药品种、1,400余个药品批准文号处方中含有槟榔、焦槟榔。为尽快推进槟榔安全性相关研究,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和万宁市政府已多次召集相关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和专题研究,并委托海南大学、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槟榔风险评估应急专项研究及围绕关键成分槟榔硷等进行槟榔成瘾性和减害增益等安全性研究。 全面禁售需设政策过渡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在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表示,「各地对于是否能进行槟榔销售、槟榔属于何种商品类型等问题,尚未有统一的规定,标准也不相同。相比较而言,同属一级致癌物的烟酒类产品,相应有烟草专卖法、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监管。」他说,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保证行业有法可依,规范销售行为。「对槟榔产品进行有效监管,是考虑多方利益的临时举措,最终目的还是要全面禁售槟榔『食品』,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胡冰川建议设立一个政策过渡期,「时间越短越好。」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