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明:盼科研成果為港創影響力

Published at Jul 08, 2022 03:53 pm
回想1997年,有部分人担心香港前景不明朗,抱着疑惑与不安离开,离开自己的家……但「无创产检之父」卢煜明抱持着对香港的感情及科研传承的使命,选择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从英国回流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当年,卢煜明在孕妇血浆内找到高浓度的胎儿DNA,其后又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测方法,每年造福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孕妇,至今已成为了获奖无数的国际级顶尖科学家。25年来,他与香港科研发展一同前行。由当初资源紧绌,香港的科研环境一步步改善,成果相继涌现。随着与内地在人才、资金、产业等方面更紧密的连系,香港正朝国际创科中心的目标进发。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卢煜明近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特别期望科研成果能为香港创造影响力,所以他积极推动以专利技术成立初创公司,「因为我想让年轻人看到,香港都可以有自己的科技生态系统!」◆香港文汇报记者 詹汉基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中大医学院副院长(研究)、转化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卢煜明,在中学毕业后就前往英国剑桥及牛津大学升学深造,「两所大学科研传统都延续了很久,有很多诺贝尔奖研究人员。我觉得拿大奖就像爬上了山顶,我们能看见山顶,就能以那为目标,天天都有榜样可以让你看到。」 那为何他选择回流香港呢?「若我想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香港科学家,那回来香港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卢煜明忆述,「我和太太都是香港人,我们每次返港探亲,都舍不得离开,所以一直在等机会回来,……(1997)97年是个好时机,因为当时香港的大学陆续招聘,结果我就加入了中大。」 在1989年至1997年共8年的时间,卢煜明在研究方面遇上阻碍,「我当时走错了方向,想在孕妇的血液中找到胎儿的细胞,但原来胎儿的细胞在血液中是很少的。」虽然研究无进展,但他并未因此沮丧,「回来香港后,反正都要从头来过,那我就做一些『高危动作』。正常来说,DNA都在细胞内,而非细胞外,那时希望『博一下』,从血浆入手。」 当时中大的历史较短,资源也较少,「但好处是『山头主义』较少,不同学系会有较多合作。」卢煜明与妇产科、研究癌症的同事紧密合作,在他加入中大的那一年,正式发表孕妇血浆内存有高浓度的胎儿DNA,为「无创产前诊断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科研环境与国家发展相关 卢煜明坦言,「香港科研在起步之时的确是『争啲』,但接下来25年,经费增加得很快。」1999年,时任特首董建华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基金,「我那时候申请了400多万港元,已是一个较大的研究项目。」2003年,非典型肺炎袭港,「特区政府、香港市民都感觉科学可以保障人们健康,开始多了善长仁翁捐钱。」近年,研究资源亦明显更丰富,教资会辖下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主题研究计划拨款,单一项目便动辄数千万港元。 卢煜明认为,本港科研环境与香港以至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在人才、资金、产业措施等更是密不可分,「在我们的实验室里,60%成员都是内地大学训练出来的。国家投放了这么多资源建设一流大学,我们才有这么多人帮忙研究。」他举例说,「我们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内地科研资金『过河』,中大在深圳的研究院、中大(深圳),这些建设都要资金投放。」 「一天尚有创意都想做科学家」 谈到自己多年来最自豪的研究,「我觉得最令我欣慰的,就是在25年内,将新的『发现』转化为『发明』,最初发现胎儿DNA出现在孕妇的血里面,逐步变成全球都有使用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卢煜明表示,「只要一天尚有创意,我一天都想做科学家;当然我已经做了20多年,根据正常退休年龄,我都差不多『够钟』,要我几年内就退休,当然会舍不得!」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