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拓全港最大太陽能電網 超過30個維園足球場
Published at Aug 15, 2022 02:08 pm
为配合国家及特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碳要求,新鸿基地产近年大力推动太阳能发电系统、绿色建筑及绿色运输,预计至明年底将共安装面积超过30个维园足球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年发电2,090万度,够6,300户家庭一年用电量。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泓指出,香港可再生能源占日常发电比率不足3%,反观内地在2021年的同类占比已达29.8%,显示香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新地将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系统。郭基泓又提出多项促进本港太阳能发展的建议。 ◆香港文汇报记者 梁悦琴
新地的太阳能项目,最新计划包括与合作伙伴在将军澳新界东南堆填区内其中10万平方尺土地,兴建首个位于堆填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及于元朗锦田沙埔北占地7万平方尺农地,安装首个在农地上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另计划至2040年九巴全线车队提升采用新能源巴士。
集团将共安装4.76万块太阳能板
郭基泓上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他预计,到明年底前,新地旗下物业或土地以至九巴总共安装47,600块太阳能板,占地119万平方尺(面积超过30个维园足球场),为全港最大型、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网络,每年可生产2,090万度电,相当于6,300户家庭(大约一个中大型屋苑的单位数目)一年的用电量,可为地球每年减少15,50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67万棵树。除此之外,新地亦正积极探讨在部分尚待发展的农地上,以及在整个新界东南堆填区安装太阳能板的可行性和效益。
截至今年5月,新地已有33个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集团管理或持有的住宅、写字楼、商场、工厦,包括正在兴建中的西沙大型住宅项目,设有全港首个在临时工地搭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而位于九龙站的环球贸易广场天台亦已分两期安装合共118块太阳能发电板,每年可产生6万度电。预计到明年底,在集团管理或持有的物业或土地,完成安装55个太阳能发电系统。
善用土地资源 预计明年投产
为善用未能即时发展的土地,郭基泓表示,新地计划与合作伙伴在将军澳新界东南堆填区,兴建首个位于堆填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占地10万平方尺,估计每年可生产110万度电。他指,在与政府正式签订相关协议之后,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动工,明年投产。该项目亦会兴建一个公众展览和教育中心,让市民、学生和商界加深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从而助力香港迈向碳中和。与此同时,新地亦将在元朗锦田沙埔北占地7万平方尺农地,安装首个在农地上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估计每年生产72万度电,预计在取得所有相关批准后,太阳能发电系统最快可于9个月后投产。
虽然政府于2018年与两电引入上网电价计划,但太阳能发电系统项目投资回本期长,郭基泓期望,政府可以有更清晰有利政策鼓励市场参与,包括对于堆填区、闲置农地等地方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申请豁免补地价;成立专责小组协调各部门(地政署、屋宇署、环保署等)的要求,加快整个流程;取消上网电价的发电容量1兆瓦的上限;延长上网电价计划的时效由2033年底延续到2040年至2050年;又期望特区政府仿效内地,对商业企业购买电动巴士提供补贴。
回本期长 冀推有利政策鼓励参与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建筑成本高,主要因为人工贵,即使不计地价,都无钱赚,甚至还要蚀住做,惟集团视为回馈社会责任。如果政府对相关用地要进行正常补地价,会令投资回本期更长。以将军澳堆填区及沙埔两个太阳能发电系统项目为例,每个投资额均逾千万元,回本期料至少达10年」,郭基泓坦言。他期望政府能够提供有利政策鼓励市场参与,并加快整个申请流程。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新地拓全港最大太陽能電網 超過30個維園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