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數字賦能 穗荔枝貨俏價高

Published at Oct 03, 2022 10:34 am
荔枝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享誉海内外。对于不少乡下是广东的香港民众而言,荔枝不仅挑动着味蕾神经,亦寄托着浓浓的乡情、亲情。随着市场变化尤其是疫情之下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广东的荔枝产业也悄然进行内外兼修的调整。新农人、新技术、新运营、新渠道的引入,让这个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广州是广东第二大荔枝产地,在这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接棒荔枝的产供销,让传统产业有了更多新意。借助日趋成熟的电商物流,这里出产的荔枝「飞」到更多、更远的寻常百姓家;仙进奉等新品种,在高枝嫁接技术的加持下,正成为岭南荔枝的后起之秀。◆香港文汇报记者 敖敏辉 广州报道 「90后」钟国城是土生土长的广州黄埔农村人,家里祖祖辈辈种荔枝。如今,他家在村里还有100多棵荔枝树。和父辈不同,村里的年轻人,要么考上大学,要么学了一门技术,成为白领或者蓝领。钟国城也一样,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注册会计师。 拍片办文化节 宣传文化及产业 「我们黄埔荔枝种植历史超过千年,荔枝文化浓厚,广州最古老的荔枝树基本都在我们这里。」钟国城说,看到果农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却赚不了多少钱,他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否做一些事情。2020年,钟国城选择回乡务农,成立农民合作社,开启了他的「联农带农」的「新农人」生涯。他的团队成员,包括地铁维修工、视频制作人等,大多数都是钟姓村族同龄人。 团队成员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等社交平台宣传关于荔枝的知识,同时承办黄埔荔枝文化节,让更多人了解黄埔荔枝文化和产业。与此同时,连片管理荔枝园,进行科学种养殖、与快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当地的荔枝能够在48小时内到达全国各地。 携手国企海关 出口至东南亚 年轻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钟国城团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推出网红打卡点、举办荔枝文化节、办荔枝品尝会……一系列活动让萝岗街乃至黄埔区的荔枝走向有了新面貌。今年恰逢RCEP生效元年,钟国城团队还通过与当地国企、海关部门合作,让黄埔荔枝出口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 「围绕电商,我们做了一系列营销活动,效果明显。去年,合作社通过邮递渠道卖出了1.1万箱荔枝,今年实现了倍增。」钟国城颇有成就感。 创新种植技术 合理布局品种比例 来自广州增城的「80后」青年刘镜超,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看到父亲每年都要为荔枝的种植、销售疲于奔命,工作之余他开始琢磨如何通过网络帮父亲卖荔枝。 「早期,我尝试在各种论坛、贴吧上发帖子,第一笔生意便是在百度『贴吧』中谈成的。」刘镜超说。自此,他一发不可收拾,运用自己在大学主修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的知识,瞄准电商平台开阔的市场,在线销售荔枝,改变了荔枝原本以「批发给商户」为主的单一销售模式,把荔枝正式推出本地、推向全国。2015年,他正式接管了父亲的500亩果园,辞掉公务员工作,成立了广州市东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近年来,刘镜超不断探索创新种植技术。通过高接换种,合理布局种植比例,将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按照3:4:3面积比例种植,延长采摘时间,做到荔枝及时采收销售,收益稳定。 搭建网售平台 启百天直播营销 广州增城基岗村党支部书记、仙进奉荔枝种植带头人陈浩瀚多年来从事荔枝的种植、管理和供应链建设。他认为,盘活荔枝产业,年轻人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开拓市场方面。他认为,传统摆摊批发、零售的模式,难以做大做强荔枝产业,特别是疫情发生后,传统模式更难以为继。 「疫情对人流、物流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几乎是逼着大家去转型的。这时候,村里的年轻人站出来了,他们善用网络技术和电商平台,各显神通去打开销路。」陈浩瀚说,有的年轻人不懂种植和管理,和荔枝几乎沾不上边,却在网络销售上找到了用武之地。今年的销售冠军,卖出了6万多斤荔枝,仅这一部分的收入便达五六十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了解,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广州各大荔枝产区,纷纷多措并举,新玩法、新手段开展电商促销。今年,广州全市开启100天直播营销,网红主播纷纷加入,推动电商平台与荔枝种植企业和农户结合,搭建在线销售平台。 专门设计包装 按品质推不同套餐 同时,荔枝供应方结合不同客户的需求,按需匹配,推动荔枝销售果品变礼品。陈浩瀚所在的增城区仙进奉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不同品种、荔枝大小和品质,分门别类推出不同等级、价位的荔枝套餐,并专门设计了外包装。在团队自建的「仙基农业」小程序上,仙进奉荔枝销路大开。 「3斤装、5斤装、10斤装的仙进奉荔枝,都有不同的分类。比如颗粒大、品相好的5斤礼品装,可以卖到500多元,很多下单客户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消费力高的大城市。」陈浩瀚说。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