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之卓:歡迎來到加速次元!

Published at Oct 03, 2022 11:05 am
虚拟空间的舞蹈如何进行?眼花缭乱的数码科技是否能催生新的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家谭之卓将于9月8日至11日带来新作《加速次元》,结合投影、动态捕捉、扩增实境(AR)等科技,让观众交错游走在现实与虚拟空间中。 在谭之卓看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远非把一个现有技术放入其中那么简单,其过程是大胆尝试与反覆调试的不停轮回。「技术教给我的,是不单去想像,还要去练习。」她说。 ◆采访:香港文汇报记者 尉玮 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部分图片由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在《加速次元》中,现实的黑盒剧场空间将与投影上的虚拟空间并置,谭之卓邀请观众穿梭其中,完成不同的关卡任务。观众入场后,透过扫码在手机上捕捉到虚拟物件的出现,进而与其互动。现场舞者则佩戴传感器,动作经过捕捉实时影响其虚拟化身的运动。观众可以在剧场中游走,视野也会随之改变,并随着舞者的引导,慢慢融入虚拟空间中,届时更会看到数码化的自己。 虚拟空间对大部分人来说都难以触摸,如何引导观众进入其中是挑战所在。谭之卓笑说,保持游戏的心态最为重要。这如同是一次旅程,由混沌缥缈开始,逐渐变得清晰实在,观众不仅是旁观者,也可以干预、互动,与舞者、化身一起对虚拟世界进行建构。 科技助力展示想像世界 谭之卓在学校时已经开始创作舞蹈电影,对于身体在虚拟空间中的呈现一直兴趣浓厚。「我发现身体除了传统的训练外,在技术的环境中会激发出很多潜力,于是就开始自己研究。」她坦言香港现时相关课程缺乏,唯有在网络上积极寻找资源,参加各种网络课程,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交流,进行短期的创作合作等。近年来她专注探索动态捕捉与虚拟舞蹈,曾获邀演出著名瑞士编舞家Gilles Jobin的虚拟舞作,又在今年早前获邀前往德国参加Tanzkongress 2022,进一步研究虚拟及实体舞蹈的更多可能。 科技的加入为艺术带来了什么?谭之卓坦言其带来的最大革新是令到艺术家哪怕远程也能继续协作,为国际交流带来新可能。而不同媒体技术亦助力艺术家将想像的世界细致呈现。 对她来说,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并不是将一个现有技术放入作品中使用那么简单。「因为要精通一项技术需要很多人一起去debug(调试),有很多的障碍需要一步步解除,而bug并非每次都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要不停去尝试和学习,要有开放的心态。每一个人都需要时间去理解这个技术,去运用它,然后才能谈艺术的表达。不是只要有一个技术,使用它,就能成为一个作品。」 「你所想像的和技术可以展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其中要去找到一种平衡,慢慢累积酝酿。」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所能提供的是强大的支撑,把抽象虚幻的东西变得实在,「透过它,可以去理解隐藏的或者是想像中的世界。」 技术带来自由 也带来挑战 这个过程自然也是挑战重重。谭之卓说,在传统作品的创作中,一旦遇到问题,选择了解决的方向后就难以再作大幅的转变;但在艺术科技作品中,技术的高适应度和强大的更新能力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对于创作者而言,不论问题如何变化似乎都能寻求到适切的解决,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却也意味着需要懂得做出更加精确与克制的选择,如同面对无数可能的小岔路,自由广阔的同时可能也意味着无限偏离创作方向。「你要选择如何去使用它,甚至让它不再更新。」 而创作艺术科技作品,团队的协作尤为重要。「每个团队中的人擅长的技术很不同,就要有玩游戏的心态去实验。」整个作品更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做一个游戏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去开发,然后通常再留出一个月让玩家测试。我们也都有做类似的,但是难处是,我们的总时间是在三个月之内。创作者也在不同地方,于是有人晚上做一部分,另一些人早上做另外一部分,可以说是花超乎想像的时间去消磨自己的身体,通宵地去做、去试、去看。」 运用科技要回到创作初心 近年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为热话,将VR、AR、动态捕捉等不同数码科技融入舞蹈的实验也层出不穷。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科技元素,谭之卓认为思考如何选择一定要回到创作的初心。 「我和年轻朋友们分享时也经常会说到这个,他们有些不想去试,有些很想试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因为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像AR技术,社交平台也都会使用呀。但其实在创作时,一定是要往里面找底层的原因——你是想达到多一层reflection,还是想要多些representation?这就有很大的区别。你是想和这个技术对话,还是去表达?这会帮助创作者向内寻找自己是谁,以及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她坦言自己偏爱动态捕捉技术,是因为它「非常靠近身体,是用身体去感受空间、感受虚拟空间的工具」。这是来自一个职业舞者的身体自觉。「它不是很高科技的东西,但有时反而是那种很手工的东西,比如动画,比如虚拟空间,是我们一点点拼出来,做出来的。这个过程中所有人一点点的沟通改变了我自己去看身体的方式,让我知道虚拟身体需要多少的技术支持才能呈现到这样的面貌。很多舞者也是第一次用动态捕捉传感器,他们小时候看动画玩游戏,但当自己要进入这个空间去演绎时其实要花很多的时间和心力去理解。」 虚拟舞蹈颠覆原有观念 对于参与其中的舞者而言,身体技巧毋庸置疑,化为虚拟化身后更能上天入地,身体的表达是否更加无所不能?「我们有很多身体的技巧,但其实会发现,在技术里面的『技巧』是很不同的。」谭之卓笑道,「它其实颠覆了我们的观念,你原本觉得舞者才能做到的很多东西,其实在虚拟空间中,任何人都可能做到。但颠覆的同时也是在问:舞者他们最核心的东西,最想和观众去沟通的是什么?虚拟化身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对它的期待和理解如何梳理清楚,对我这个年轻编舞来说,反而是非常好地去了解我身边真实世界的过程。」 作为舞者,谭之卓自己也曾尝试动态捕捉,她笑言第一次尝试时「很lost」。「到底我要怎么去学习才能进入这个世界?」她随后花了十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使用一套传感设备,试验如何将舞蹈的语言转化。而《加速次元》又是完全不同的尝试。 「技术教给我的,是不单去想像,还要去练习。这个练习对身体上我们已经有了7年、8年、10年的练习很不同。」好像是由头开始,却有无限可能。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