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牧師塵封家書曝光 日軍暴行添新證
Published at Dec 15, 2021 10:19 am
三页薄薄的泛黄信笺,于83年后静静出现在美国牧师约翰·马吉(John G. Magee)当年记录这些文字的事发地南京。这是马吉牧师于1938年2月21日写给哥哥的两封信,详细披露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解散后日军在南京持续不断的暴行。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会长姜国镇于今年8月将信件寄赠香港文汇报记者。姜国镇说,此信是1991年联合会从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家中连同马吉牧师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影片胶片一并获取的,当时影片在美国多地社区、大学放映,信件则存放于姜国镇纽约家中仓库里达30年之久。
「马吉牧师的这两封信,在耶鲁大学的文献与中国内地史学资料中均无记录,为首次面世。最重要的是马吉在信中明确提到的『10万人遇难』是南京大屠杀早期第一手文献中提及遇难人数的最高数字。」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说。 ●香港文汇报记者 陈旻 南京报道
马吉牧师1884年10月10日生于宾州匹兹堡,1912年被圣公会任命为牧师并派往中国,曾参与援救成千上万面临日军屠杀的中国平民,设立难民医院治疗受伤的士兵与平民,并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了受害者的近景影片并带到西方,这些影片是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成为审判日军战犯、揭露日军犯下南京大屠杀罪行的铁证。1938年夏天,马吉在中国服务28年之后回到美国,曾长途旅行演讲介绍南京大屠杀。1953年9月9日在匹兹堡去世。
日军阻红十字会进医院
「我在这里特别负责国际红十字会的当地分支机构。我们接管了中国军队的医院,但自从日本人进来后,就不允许我们进入其中的两家医院。」马吉牧师在信中写道,「日本人在报纸上公布了他们如何善待这些受伤士兵等等,却没有提到我们支付账单的事实,事实上他们只字不提美国,尽管在他们进入后的当天,采访我的日本记者确实提到了一个事实,当军医和护士逃跑时,一位名叫马吉的传教士聚集了一些护士和医生。」
「我相信红十字会接管这家医院的确是拯救住院伤病人员生命的手段。进入那里的第一批日本士兵肯定是野蛮之徒。他们到达时我在那里。12月14日早上,指挥官发现我在那里时对我非常生气,他几乎说不出话来。」「我现在觉得让他怒不可遏的是外国人已经在那里接管了医院,如果他们想干掉里面的伤员的话,这就有些困难了。」马吉以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名义接管的是位于外交部内的陆军临时医院。这是第一次有公开资料披露,该医院的费用是由红十字会支付的。
两封信件均为首次公开
自2017年起,香港文汇报记者锲而不舍地从海外寻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此次获得这两封珍贵信件,是为其长达半年的努力成果。史学家、江苏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同时证实了这两封信均未出现在目前海内外所公布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全部史料中。
杨夏鸣介绍道,收信人马吉的哥哥Jim,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0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系。1903年在匹兹堡做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被授予美国陆军航空部队中尉军衔,1919年晋升为上尉,后晋升为预备役中校。1923年后,Jim当选为68届和69届美国国会众议员(共和党)。1931年至1935年任宾夕法尼亚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传教士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在保护和救助难民的同时,以日记方式给其夫人写信,撰写了栖霞山之行报告和南京暴行纪实影片解说词等,并拍摄了极其珍贵的日军暴行影像」,张连红说,这些日记、书信、报告和影像资料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十分重要的原始文献。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馬吉牧師塵封家書曝光 日軍暴行添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