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努力只為放虎歸山

Published at Dec 29, 2021 11:22 am
福建龙岩繁育基地「人工管养+野化训练」 华南虎成活率达70% 「刚开始老虎被活鸡追着跑,现在它们可以自由追捕野猪。我们努力了23年。」福建龙岩梅花山华南虎繁育基地副所长林开雄见证了四代华南虎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最初引进3只种虎起步,梅花山基地至今已先后繁育60多只华南虎,繁育成活率达到70%。作为食物链的顶端狩猎者,虎是生态系统的「平衡器」,直接影响生物的多样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野外还有大约4,000多只华南虎,但到九十年代,华南虎已绝迹野外。「为了『虎啸山林』的梦想,我们每天都在为『放虎归山』做准备。」林开雄说 。●香港文汇报记者 何德花、蒋煌基 福建报道 地处海拔1,200多米的梅花山华南虎繁育基地在龙岩上杭县古田镇内,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华南虎野外驯化基地,历史上也是野生华南虎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这里建成了面积330公顷的「中国虎园」,以及1,500亩的华南虎野化训练基地和食物种源基地。 进入基地,时而会听到「嗷嗷」的虎叫声。隔离区域内有平地、丘陵、陡坡、石洞、溪流等各种地形,三只七个多月大的华南虎在自己的领地上追逐着两只逃窜的野猪,隔壁园里的其他华南虎,屏气盯着眼前一幕。「工作了10年,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这3只小虎崽出生。」「虎爸」饲养员林锡潘说起虎崽,眼里漾着幸福的光芒。三胞胎虎崽一见到林锡潘,争先恐后地扑到他身上,踮起后腿抱住他的小腿上下摩挲,像是在求「虎爸」抱抱。「我们带大的就很亲、很黏人,若是虎妈带大的就会很凶,不能靠近。」 结合多年管养经验编书出版 今年,基地新添了9只小虎,是出生最多的一年,林锡潘说,开心之余更多的是操心,管养过程「比带儿子操心数倍。」 「这只小公主『香香』出生第十五日时,突然发烧了,开始是不吃奶,翌日开始腹泻、拉血便,到了傍晚就不会动了……」林锡潘指着一只尾巴微恙的虎崽满眼怜爱地说,基地的专家们一边给虎妹打退烧针、止血针,一边将血便送检,最后查出和球虫性肠炎有关。「花心血抢救回来了,还最早长了牙齿,没白疼它。」 「繁育、管养华南虎中,疾病是困扰虎种群发展的一大要素。 」林开雄和基地其他两人结合多年来的管养经验,合作编写了《虎病防治手册》一书,对虎的疾病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成为国内保育一线人员的工具书。 制虎用奶粉增成活率获推广 「在梅花山高海拔山区原野式环境中,华南虎繁殖成活率达到了70%,高于50%的全国平均水平,应该说华南虎代用奶粉的研制是突破。」曾在监控前苦守7天7夜迎来基地第一代虎崽的保育元老罗红星主任说,2003年,为了取得人工育幼基础数据,他们与幼虎同居一室近50天;2017年,为了研制合适的代用奶粉,工作人员在国内首次采集到母虎产后7-28天的新鲜乳汁,与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合作,成功配制了虎的人工哺乳专用奶粉。 「给虎崽试过牛奶、狗奶、甚至猫奶粉,一段时间后虎崽都会掉毛,严重的会全身毛掉光。」罗红星说,有的虎妈母性好,生产与带崽都亲力亲为,但有的虎崽会被虎妈弃养,研制的老虎代用乳粉,解决了母虎弃养、无乳或缺乳时新生幼虎的人工哺乳问题,提高了华南虎的繁殖成活率。现在,这款老虎代乳粉也被哈尔滨东北虎园、广东韶关华南虎繁育基地等国内19家虎繁育单位或动物园广泛使用。 模拟野外环境训练老虎技能 「保育华南虎,最终是为了放虎归山。」 林开雄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出走基地,虽然基地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妊娠检测技术、管养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野化华南虎是一项长期而复杂艰巨的工程。基地丛林中,为野化训练发展了野猪、黄麂等华南虎的食物种群;仿建了天然石洞,训练华南虎野外生崽。小虎们也开始观摩、跟随已经有一定猎捕能力的母虎学习野外捕食等技能。下一步,基地将选一些「野性大」的华南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限人工干预的野化散放实验。「在深山中与虎为伴,基地每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为华南虎回归山林那一天做准备。」林开雄说,华南虎野化驯化的探索,需要人才、技术和资金上更多投入和支持,对野外数据跟踪、收集和分析等能力都很缺乏,但通过一代一代的努力,终归会有圆梦的一天。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