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新變種 被動變主動
Published at Dec 17, 2021 03:28 pm
全球对抗新冠疫情快近两年,近日世界各国再次因为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毒株Omicron陷入恐慌,多国争相限制从非洲南部的旅客入境,甚至索性完全封关,锁国避疫,令世界彷佛回到疫情初期。不过封关只是权宜之计,长远仍难保不会有漏网之鱼,更难以避免会有比Omicron传播力更强的变种毒株在未来出现。专家认为,要有效防范新变种病毒,透过大规模接种疫苗来建立免疫屏障仍然是不二法门,同时发达国家亦应更积极地协助提升非洲等地的疫苗接种率,减少病毒变种的机会。各国及各大航空公司之间亦应尽量统一防疫措施,避免因为防疫规定松紧不一,导致变种病毒有机会在全球扩散。●香港文汇报记者 林文佑
各地需统一措施 减旅客播疫风险
新冠疫情已在全球爆发近2年,但现时各个国家、地区和入境关口的防疫措施和标准仍然有所不同,这导致在控制旅客来往时,难以避免会出现漏洞,甚至未能堵塞病例传入社区,也使部分国家至今仍难遏止疫情扩散。新变种Omicron的出现,更凸显了全球防疫措施不一,可能加快变种病毒传播的风险。
现时各地有各自的口罩规定、入境检测和新冠疫苗接种要求,以上周从南非飞抵荷兰的两班航班为例,客机所属的荷兰皇家航空表示,航空公司会根据乘客最终目的地的入境规定,要求他们出示阴性检测或疫苗接种证明。但在两架客机共600名乘客当中,有61人确诊,当中最少13人确诊Omicron变种,荷兰皇家航空对此表示无法解释,指出可能是接种者突破性感染,又或有人「从阴性转为阳性」。
在两架客机抵达荷兰当天,荷兰政府刚宣布禁止来自南非等非洲国家的航班入境,旅客即场被通知需接受检测。由于各国的防疫措施未有统一,加上当局颁布入境禁令和检测令过于仓卒,机场安排相当混乱,旅客在入境大堂等候多个小时才完成检测,在场很多人都没有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分析指这可能增加病毒传播风险,是导致有多达61名旅客确诊的原因之一。
提升儿童接种率 填群体防疫漏洞
积极提高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率,同样是遏制变种病毒扩散关键。医学家指出,儿童染疫病征通常较为轻微,打针有助减少轻症或无病征播疫,保护儿童以及与其密切接触的成人。科学实验估计更具传染力的变种病毒出现后,弥补儿童群体防疫漏洞也有助遏制疫情规模,减少病毒进一步变异风险。
Omicron变种尚未被发现时,由美国多间大学及医学研究组织合作的「新冠模拟建模中心」上周公布模型,估计从今年11月到明年3月,若没有新变种出现,5岁至11岁儿童接种疫苗可让全美43万人免于染疫。如果秋季出现较Delta变种传染力增加50%的新变种,儿童打针更能保护全美86万人避免感染。宾夕法尼亚大学首席研究员谢伊便指出,数据证明儿童打针对防疫工作带来「巨大帮助」。
以色列本月初的全国新冠疫情演习中,亦假设出现儿童易感染的Omega变种。当局估计儿童大规模染疫料导致住院患者骤增、学校被迫关闭,儿童则需留在家中遏制疫情扩散。当地政府上周二已放宽接种限制,允许5岁至11岁儿童接种疫苗。
病毒测序要高效 分享数据利评估
病毒基因测序是找出新冠病毒变种毒株的重要途径,应对新变种正需要各国合作提升测序能力,及时监测新个案。世界衞生组织东南亚地区办公室前日强调,新变种Omicorn出现说明疫情风险持续存在。各国需据此加强个案基因测序,评估疫情输入风险,进而采取适当防疫措施。
世衞科学委员会主席、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瓦尔穆斯指出,目前常用的快速抗原测试及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检测,均非为检测变种病毒设计。基因测序则会检验构成病毒基因组的4种化学元素顺序,确定变种毒株影响。若特定地区出现愈来愈多变种病毒个案,即或说明新变种传染力提升。如果已接种新冠疫苗群体染疫比例与未接种群体相若,更意味新变种或能逃逸免疫反应,需要密切关注。
瓦尔穆斯表示,保障各国高效进行病毒基因测序并非易事,尤其需要发达国家协助发展中国家。基因测序不但要覆盖足够多样本,更要将测序结果与疫苗接种情况及患者健康状况结合。各国亦要及时、公平、高效分享测序结果,协助完善共同抗疫规划。
加强剂更见紧急 加快推广不容缓
面对最新出现的Omicron新冠变种毒株,医学界需要一定时间收集数据,研究其传染力及致病性等。在此期间继续普及加强剂,正是争取时间提升免疫力、铺路后续防疫规划的有效途径。医学专家指出,任何变种让现有疫苗完全失效的几率都非常低,加强剂对保护长者等高危群体依然重要。
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称,科学界需优先研究新变种能否突破较高免疫水平,据此决定防疫措施。若人体免疫水平下降,不论面对任何变种,染疫以至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的几率都会增加。对于打完两针已有一段时间、免疫力正在减弱的人群,加强剂能提供更多抗体,并产生大量T细胞杀死且中和受感染细胞,作为一种未必完美但依然有效的防疫方式。
以色列例子证有效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免疫学教授米尔斯也指出,考虑现有加强剂能提升应对Alpha、Beta及Delta等变种病毒效用,应对Omicron亦有望发挥作用。以色列8月推出加强剂后,7天平均确诊由9月中的1.1万宗回落至本周约400宗,便是加强剂遏制疫情扩散的有力证据。
南非金山大学疫苗学教授马德希还提醒,疫苗计划首要目标是降低重症及死亡率,推动加强剂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注意顺序,优先为长者或免疫力缺陷人士等高危群体打针。
增穷国疫苗供应 减病毒变异机会
Omicron变种在新冠疫苗接种率较低的非洲南部出现,再次显示全球疫苗分配不公,终会令各国抗疫工作受阻。贫穷国家因接种率偏低,不但更容易因疫情扩散增加病毒变异机会,更无力仿效富裕国家,利用大规模接种免疫应对变种病毒冲击。医学界呼吁只有公平分配疫苗、尤其增加对穷国供应,才能推动全球合作抗疫进程。
长远需助自主生产
南非衞生部统计显示,当地只有约35%民众已接种疫苗,是当局今年目标、即67%人口打针约一半。非洲合共12亿人口的接种率更只有6%,与美国的59%接种率差距明显,更远不及欧洲众多发达国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上月亦指出,发达国家为世「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捐赠疫苗的承诺进展缓慢,合共承诺的13亿剂疫苗只有3.56亿剂到位。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病毒学家施赖伯表示,现有疫苗能通过提供抗体、提升T细胞免疫力等多种方式保护接种者。因此在疫苗接种率偏高国家,新变种的影响料会被削弱。然而南非等接种率不足国家恐会受到新变种全面冲击,加剧当地抗疫压力。
英国爱丁堡大学传染病学教授伍尔豪斯指出,各国短期封关虽有助争取时间提升接种率,但难以长期阻止变种病毒输入。相信发达国家的援助除疫苗外,亦要配合经济协助及分享疫苗专利,帮助发展中国家自主生产疫苗,满足抗疫需求。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反擊新變種 被動變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