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花》65周年跨界創新再演經典 衛駿暉 陳咏儀經典角色創新演繹
Published at Jan 03, 2022 03:28 pm
《帝女花》作为著名的粤剧戏宝,是不少人的粤剧初体验,长平公主与周世显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传颂至今,仍让人动容。适逢来年是任、白演绎唐涤生版《帝女花》65周年,桃花源粤剧工作舍策划了一系列共九个项目,让观众回到唐涤生创作的时代背景,细味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乱世断肠情。●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朱慧恩、焯羚
适逢任白唐《帝女花》65周年庆,为了向经典致敬,亦为探索作品的当代意义,桃花源粤剧工作舍跨界与不同艺术团体合作,透过摄影、实验剧场、管弦乐团等不同艺术形式,重新演绎《帝女花》的文本,激发观众的想像与思考。此外,为了让年轻一代能够一窥戏曲艺术之美,是次演出分为学生戏台版、演唱版及朗读版。15场专业版中,则邀请了不同年代的演员交替演绎前朝末代公主与驸马,每日不同组合,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吴国亮改编经典反映当下
是次改编由桃花源粤剧工作舍营运及创作总监吴国亮亲自操刀,他直言,唐涤生众多作品中,他对《帝女花》情有独钟,2002年已立志要把《帝女花》搬上舞台,其间不断深入思考如何改编作品,让故事情节的勾勒与人物面貌的描写能够反映当下的时代。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适逢《帝女花》面世65周年,他感叹终能圆梦。他认为,虽然《帝女花》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但当中的人物及表达的情感仍能穿越时空,来到今天的时代。他说:「故事中的角色能够回应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唐涤生的剧本在大时代中,绝对不是陪衬,而是反映到每一个人如何回应社会,作出个人抉择。」为了让作品更具时代感及反思性,吴国亮会因应情况增删戏份。他解释:「为了让节奏更加明快,我会删减一些戏份,但有些我想强调的内容,则会加入。例如崇祯帝上煤山自尽,他如何回应人生最后时刻?或者如何回应国家?我特意为他写了一场戏,务求有更多反思空间。」
虽然今次演出添加不少新元素,但吴国亮强调作品走简约舞台风格,希望能为音乐或转景赋予崭新意义。「我们强调的转景,并非单指技术层面的转景,而是希望转景过程中产生强大的意义,我们希望连一个景也能产生演出效果,继而配合整套戏。」此外,他亦期望观众的情感能与戏剧产生联系。「观众不同日子观看,情绪或有所不同,也就能有不同体会,甚至可能已经脱离作品。」他认为,作为剧场人,他最希望做到的,是能跟观众透过作品,建立个人而有启发性的关系。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帝女花》65周年跨界創新再演經典 衛駿暉 陳咏儀經典角色創新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