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過盼報親恩 「暴青」奮發重生
Published at Jul 08, 2022 04:02 pm
人的一生中,25岁正是经历躁动青春期后的火红年华;今年25岁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经历过令人心痛的2019年前后那段日子,部分香港青年当时被反中乱港分子「洗脑」、受煽动到处破坏,不少人因此受到法律的严正制裁。在此过程中,香港社会亦犹如宽严相济的父母,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给予迷途知返的子女回归社会的机会。对于涉黑暴案件而被捕的安仔(化名)来说,从被捕到判入更生中心的两年是难熬的,以往所谓的「手足」对他不闻不问,让他认清煽暴者丑陋的真面目;而过往关系恶劣的家人从不言弃,定期长途跋涉去探监;识字不多的父母学写信给狱中的安仔以鼓励,点滴父母心感化浪子回头,重新认识自己、家人、社会以及祖国。安仔刑满后已重返校园,发奋朝着土木工程师的道路发展,以报答父母及弥补曾对香港社会造成的伤害。
回首那段糊涂往事,17岁的安仔流露出极大懊悔。他近日向香港文汇报表示,当时被网上讨论区的假新闻「洗脑」,误信「和平示威不能改变社会」及所谓「违法达义」的歪理,并在朋辈影响下以激进方式表达不满,却未曾考虑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后果,「未有想过自己会被拉(拘捕)。」直至被捕时他仍误信网上有关被捕者「会受到暴力对待」的谣言,但实情是整个扣押、研讯过程都没有屈打成招或伤害被捕者的情况,他才认清网上的假资讯并非事实。
认清「手足」假仁假义真相
不单他从网上得到的资讯是错的,连过去称兄道弟的所谓「手足」也是假仁假义,真相是「叫人冲,自己松」,出事后也没有向安仔伸出援手。
是谁不离不弃陪伴在身边?是过往关系欠佳、经常因意见不合闹翻的家人。安仔坦言由被捕到被检控,承受极大压力,其间他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被捕令家人担心,自己亦谂返转头,究竟(自己)点解要咁做?」父母在其人生低谷用尽各种方法鼓励,「父母不太识字,但他们尽力学写信给我,鼓励我;当我入了更生中心后,他们夏天不顾炎热天气来探我。」
除了父母,社会亦不会放弃每名真心悔改的青年,教化迷途羔羊的重任就落在惩教人员身上。刚入更生中心时,因受网上假资讯影响,安仔起初对惩教人员十分抗拒。经过惩教人员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打开他的心扉。在惩教人员的劝说鼓励下,安仔执起纸笔回信给父母,两代关系因此「破冰」。
难忘惩教人员提点照镜自省
惩教人员更是安仔的人生导师,一点一滴教授人生大道理,使他学懂换位思考,尝试从父母及成年人的角度看问题和事物,「阿Sir成日讲要记住阿爸阿妈点样帮你,唔好令佢哋失望、辜负佢哋嘅期望。」安仔以往被扭曲的价值观也被纠正,「阿Sir话犯了法就一定要受到惩罚,不能够逍遥法外。」
他最难忘的是惩教人员提点他经常审视自己的问题,「有心理组的阿Sir问我平日有没有照镜,我初时唔知佢点解咁问,原来背后的意思系希望我不只是睇到别人的问题,也应该睇到自己的问题并作出改善。」
惩教院所既是惩,更是教,更生中心让安仔重新认识自己、家人、社会及国家,使他从过去的浑噩小混混,成为如今有人生目标的上进青年。早前完成刑期的安仔现已重返原校重读中四,犯事令他失去两年宝贵光阴,也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他说:「中四是新高中的第一年,想打好基础,好好读书,考好DSE(中学文凭试),日后升读大学,希望能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除报答父母外亦对社会有所贡献。」
安仔犹如香港社会部分港青的缩影,曾经糊涂过、迷失过、被人利用过,但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如定海神针稳定了局面,实现「由乱到治」的转折。对于像安仔这样迷途知返的青年回归社会,各界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耐心,坚持不懈开展教化工作。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忍青年与母决裂 惩教主管做「和事佬」
(记者 曾立本)2019年的修例风波是所有爱香港人士的痛,心痛的不但是社会一度失去安定,还使部分青年留下人生污点。在惩教署工作30多年的更生计划统筹主管林赐良见尽不少在囚者,最惋惜的始终是数以千计因干犯黑暴案被捕及判刑的青年,他们在煽暴派「洗脑」下犯事,悔恨一生。他说印象较深刻的是一名判入院所的大学生,「若从父母角度去睇,其实个心系好伤,个仔培养到读大学,点知入咗监房,唔系因为贪财或打家劫舍,而系被人利用去追求所谓的『理想』……」
苦口婆心劝说 打动亲子重逢
修例风波的犯事被捕者当中约四成为学生,原本大好的前途留下污点,并要为自己所犯罪行付上沉重代价。林赐良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回忆在众多黑暴青年的辅导个案中,有一个案费尽惩教人员的力气,该名青年与父母因为政见不同而决裂,母亲多次劝阻他不要参与违法活动,但青年不听从,最终犯案被捕及被判刑。惩教人员在辅导该青年时,其母坚决不肯来院所探望,青年也表明不想见母亲。惩教人员却未言弃,透过相处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发现青年与父亲的关系较为和睦,遂从其父亲入手,不断做「和事佬」改善家庭关系。
林赐良坦言,这个过程绝不容易,「最初一次、两次、三次都未能邀请到青年的父母到院所探望,甚至开头母亲连电话都唔肯听。」惩教人员没有气馁,不断尝试将青年在院所内的最新状况转告其父母,以及鼓励青年写信给父母。在惩教人员苦口婆心劝说下,最终成功打动父母愿意到院所探望儿子,儿子在见到母亲时,也会主动慰问和关心对方的健康,一家人的关系最终修复。
「改善他们的家庭关系,有助减低他们再次犯错的机会。我们并不只是纯粹帮到一名年轻人,而系成功帮助一个家庭的关系重修,因为家庭的支持对青年人好重要,当他们离开院所后能否行返正确的道路,家庭关系是好决定性。」林赐良说。
林赐良见过不同类型的在囚者,但他始终抱持着「人是可以改变」的信念,「惩」与「教」并重教化每名在囚者。他说,因黑暴案而入院所的年轻人,经过更生计划辅导后,至今都未有再次干犯黑暴案被捕。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悔過盼報親恩 「暴青」奮發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