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引種家鄉橙 落地生根迎豐收
Published at Sep 04, 2022 11:11 am
采访胡军的这一天,天气很热,他忙着端出从脐橙地里摘下套种的甜美多汁的西瓜,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性格爽朗、热情好客的他笑言道:「你们来的不是最好的时候,等到11月份脐橙成熟,一定要来尝一尝。一个脐橙重约6両,金黄爆汁,不晓得有多甜!」
胡军是「三峡移民」的一员。2004年,胡军一家三口由重庆市奉节县老家,迁到江西抚州市崇仁县巴山镇萱华村的新家,距离县城约20分钟车程,人均分配耕地1.4亩、山地0.3亩、不超过40平方米的安置房。在这里,这个家庭迎来了二女儿的呱呱坠地和大女儿在江西的大学学成归来。胡军和同乡们将扎根于奉节高山的脐橙移植到崇仁平坦的旱地后,收获的果实竟更甜。于是借崇仁将奉节脐橙打造为特色亮点产业之势,胡军率领合作社老乡发展采摘园,共奔富裕路。 ◆香港文汇报记者 王逍 江西报道
胡军的老家是重庆奉节县鹤峰乡柳池村三组。在那里,五马河和九盘河交汇形成黛溪河,黛溪河南岸的柳池村海拔跨度从175米到1,000余米,缓山而上,所产脐橙果皮中厚、脆而易剥,肉质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爽口,余味清香,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栽橙本为解乡情 甜度更好争相种
最初,移植奉节脐橙至崇仁,纯属大家的思乡之举。胡军说,他们这批三峡移民曾到崇仁实地考察,根据自愿原则,与奉节、崇仁两地政府签订移民协议后才举家乔迁。「抵达崇仁那天,县里组织腰鼓队、乐队载歌载舞,上万名崇仁人夹道欢迎。大家在新家门口燃放了从老家带过来的爆竹,把香烟分发给周围的人,很是热闹。」
落地,还要生根,要为家里找新出路。「抚州也有种植柑橘类的传统,有老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在家门口栽了些奉节脐橙苗。几年下来,部分树苗抵挡不住冬季寒冷被冻死了,存活的树苗挂果丰收,大家一品尝,竟然没有了老家脐橙的酸味,甜度更好。这个消息在老乡群里传开,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效仿。」
据崇仁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为村民们做的调研分析,奉节种植脐橙土壤一般是白土和沙土,而崇仁的则是红土,后者透气度非常好,且土质十分疏松,对植物根系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同乡「抱团」齐种地 兼种西瓜增效益
「我不可能永远在外面开店,我移民到了第二故乡崇仁,这里始终是我们的家。刚来崇仁时,我只有23岁;现在已经40出头了,回家种脐橙树;再过十来年,我们就可以跟老家人一样,靠这一片果树,种种地、养养身。」胡军此前在浙江经营一间约300平方米的超市,存了些积蓄。2018年,他牵头成立渝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10余户移民入社,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流转土地并改良土壤,种下了130亩脐橙。
合作社成员尤其珍视土地,每株脐橙树设置为3米×3米间隔种植,脐橙树下面套种玉米、红薯和西瓜,既不用除草,还可以让土地效益最大化。他说:「这也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以前,我们在老家是人均8分地,很多人就在山上开荒,但自从三峡大坝开始修建,为防止水土流失,开荒就不被允许了。于是,我们精打细算每分每寸土地的种植效益。如今,这儿的脐橙明年也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5,000公斤、产值有20,000多元(人民币,下同),算上的套种作物产值有3,000多元,总产值可近3万元。」
胡军说,他们的合作社成员都是自愿参与,毕竟从事农业是靠天吃饭,而且前期投入不少,比如买脐橙苗及农用物资、流转土地费用共计数十万元,而即使是种植2年的树苗,也还需要再等上3年左右才能挂果,生长周期长。
不过好在,为了让移民们能致富、有发展,崇仁县正力求将奉节脐橙打造成崇仁一个特色亮点产业,投入30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迄今种植面积500多亩。
接下来,胡军还打算和其他移民成立一个采摘园,辐射崇仁县城乃至抚州市区。他说:「里面要种上崇仁和奉节特色水果,比如枇杷、无花果、脐橙、杏子、脆李、樱桃等,这就是我们的特色。」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千里引種家鄉橙 落地生根迎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