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醫:熟悉的雙城生活回來了
Published at Feb 08, 2023 09:25 am
「今年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尝试在深港两个城市过新年,感觉非常新奇。」1月24日正月初三上午11时,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助理院长、小儿骨科主任杜启峻教授与父母妻儿一同经深圳湾口岸入境深圳,随后便马不停蹄地在一顿热气腾腾的蒸汽石锅鱼火锅中,开启了他们一家短暂而又美好的深圳新年之旅。几天前,杜启峻刚赶着除夕的末班车回到香港团年,「我们真的很开心,以前熟悉的双城生活又重新回来了。」
疫情前的杜启峻,是一位典型的「跨境上班族」,日日往返于深港两地,对深圳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工作或出差的小范围内。
疫下3年 深入湾区生活
过去3年通关不便,也改变了他的工作模式和生活节奏。一方面,返回香港的次数屈指可数,「平均每年只能见到家人3次,每次返港还要处理很多工作,相聚的时间特别短。」不过相对地,长时间留在深圳,他有更多时间深入城市,也增进了对中山、广州等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认识和熟悉。「正是因为我自己有了这些改变,所以也特别想跟家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新东西。」
今年春节前夕,他在结束了深圳的工作后,返回香港与家人团聚,并且去了维多利亚公园的年宵市场「行花市」,采购了年花摆在家里增添喜庆气氛,「大家都觉得,今年香港的过年氛围特别好。」他正在读中五的小儿子也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已经有3年没有行过花市,见到这么多人并且可以和父母一起买花很开心,心情特别轻松,最重要的是,今年可以面对面拜年,收到很多利是。
按照杜启峻的新年计划,年初一初二,他留在香港走亲访友拜年,年初三就带着家人北上深圳游玩。「我小儿子上次到深圳时还在读小学,如今他已经中五了,这次也是希望能多带他周围走走,看看深圳这座城市的新变化。」杜启峻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早在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开通时,孩子曾搭乘高铁到过深圳,当时就已惊叹于深圳的现代化和电子支付的普及,外出不需要带钱包,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时隔多年,再度重游深圳,除了认识爸爸三年来的生活环境,也希望孩子能看到深圳更先进的一面。
观美景品美食 惬意游深
在深圳湾口岸的入境大厅外,杜启峻一家五口在「深港同心 口岸同行」的欢迎牌前合影留念,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杜启峻的父母之前每年会到深圳或中山小住一段时间,疫情之后就没有再到过深圳,复常通关后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对这次的旅行也是非常期待。深圳有很大的改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走走。
在为家人安排的新年出游计划里,杜启峻首选了欢乐港湾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在那里可以看到深圳非常漂亮的城市风貌。摩天轮的对面是前海石公园,天气晴朗的傍晚时分,沿着岸边散步能看到非常美丽的日落和晚霞。「我平时在深圳就经常会沿着深圳湾公园的海边栈道骑行,沿途风景很美,路面也平坦,这次也会带着儿子一路踩单车到前海,这一片是深圳这几年来变化最大的地方,所以最先带他们去感受一下。」他说,时间充裕的话,还会带儿子踩单车到卓悦中心喝咖啡,「重走一下我在深圳的一日行。」
深圳过新年不仅有美景,更离不开美食。杜启峻还为家人安排了非常独特的云南蒸汽石锅鱼火锅。他说,这种石锅无火无炭,全靠一条管道输送水蒸气,从锅底的铜嘴处喷出,将锅加热,味道鲜美。另外,孩子很喜欢吃乳鸽,光明乳鸽很出名,疫情期间他去过很多次,所以这次一定要去光明食乳鸽,再带他们看看光明区的新变化。
「相信在日后还会有更多机会」
「这次能和家人一起到深圳过新年真的很开心,今后我留在深圳工作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过来和我共进晚餐,以前熟悉的双城生活又重新回来了。」杜启峻表示,太太非常喜欢逛展览,深圳、广州都有很多不错的展览馆和博物馆,这次时间有限只安排了去深圳城市规划展览馆、关山月美术馆,相信在日后还会有更多机会。
杜启峻说,复常通关不单单是方便了人们往来,更是增进了交流,大家能更加容易地共建大湾区。「我对这个抱有非常大的期待,譬如学术交流会更频密,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间的科研项目也能进展得更顺利,就连香港的患者到内地看病也更方便。」 他说,自己就有不少患者,要等待回到港大深圳医院做手术,后面几个月的手术安排也几乎都已排满。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港醫:熟悉的雙城生活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