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落日、小樓 在 薄鳧林牧場藝術將時光娓娓道來
Published at Jan 27, 2023 09:22 am
香港表演场地紧张,隐藏在城中的各式古迹正在成为艺术的新舞台。灯光、音乐、舞蹈、马戏、戏剧……织就千言万语,或在历史的尘埃中激起回响;或穿越时光,留下当下的印记。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访大馆、道风山与薄凫林牧场,看在这些风格迥异的独特空间中,艺术家与策划人们如何用创意突破限制,用艺术讲述古迹的新故事。
坐落于香港薄扶林道的薄凫林牧场现为一级历史建筑,它既为古迹保育项目,也映照社区发展历程,更标志香港文物建筑保育趋势上的一个里程碑——由在地社群主导,凝聚地方力量,确立共同身份,使古迹与所在文化地境成为香港人共有的宝藏。
试业至今,牧场一方面透过举办展览、导赏团及工作坊等方式,以多元角度演绎牧场与周边社区的连结;另一方面,也借由不同的艺术创作,在充满历史与回忆的空间中,编织新的想像。◆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尉玮、张岳悦 图:薄凫林牧场、CCDC提供
薄凫林牧场前身为1887年建成的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宝马」(Braemar),属发展局第四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一部分,宿舍在2009年12月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一级历史建筑。2015年6月,香港明爱获选活化该旧宿舍,并特意取了薄扶林的古名「薄凫林」,为项目命名薄凫林牧场,以凸显当地的悠久历史。如今,薄凫林牧场由香港明爱及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共同策划及营运,实践薄扶林独特工农业历史文化地境的保育与文化创造历程。
多元形式讲述社区故事
薄凫林牧场主楼现作展览之用,今年4月21日开幕试业时展出旧牛奶公司的文物,包括当年的乳品容器、海报、员工证、相片等,重现旧牛奶公司的历史和昔日牧场运作的情景。当年奶牛业发达的时候,薄扶林村全村半数人口都为牛奶公司打工,牛奶公司每个月出粮的两日自然成为村中最热闹的时刻,村外的商贩都会专程到大街铺前空地摆卖日用品。薄凫林牧场古迹及业务发展经理林楚颖表示:「牧场其实是一个平台,我们除了会讲述牧场的历史,也会连结薄扶林的历史。我们的距离其实很近,对村民来说,牧场犹如他们童年的后花园,充满难忘回忆和深厚感情。当村民知道牧场成为政府活化古迹计划的一部分时,不少人都想回到牧场工作,与观众分享自己当年照顾乳牛、亲近自然的故事。」
她补充道:「村民热情好客,从不介意市民到自己的村子里参观,还组织了薄扶林村文化环境保育小组,定期举办导赏活动。明爱有个社区团队在薄扶林村扎根十几年,与村民日渐熟络,村民便主动向明爱提议,共同申请牧场的活化计划。」薄凫林牧场与薄扶林村的缘分就此延续。
工作坊由在地社群主导
薄凫林牧场的活动策划中从来注重「在地」部分,保有村民们对薄扶林这片土地的归属感,亦将顺应自然调息的喜悦分享给更多的市民。在林楚颖的记忆中,村民们向来团结一心,会主动分享村中的最新动态,她说:「中秋节时举办灯谜晚会,临近新年则开始种植白萝卜,于是我们也举办了萝卜丝茶粿工作坊。我们向来合作紧密,导赏团也会走入村子的范围,再走到后山参观牧场草庐遗迹。」
据林楚颖介绍,薄扶林村民过去自发成立了若干小组,牧场便邀请这些小组主导举办各式特色工作坊,如「乐根源」教授茶粿等传统食物制作,「村姑工房」以天然染料做出纯粹颜色,还有舞火龙师傅传授扎制技巧……如今牧场的展览中开辟有空间讲述这些小组的故事,每日都有村民义工担任导赏员,与观众「偶遇」,「观众每次来到这里,都会听到不同人讲述不同的故事,我们希望将原本单向的展览化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
同时,牧场持续与本地文化艺术团体合作,或由城市当代舞蹈团打造光影装置舞蹈剧场,或由谊乐社演奏充满田园气息的古典乐章,或在百年古迹的草地上开展一场身体平衡与柔韧的瑜伽探索……
摄影展追溯薄扶林历史
虽然薄凫林牧场目前还处于试业阶段,仅限预约人士参观及参与工作坊,但关于这里的故事并不囿于一隅。上月,薄凫林牧场参加「文物时尚·荷李活道2022」活动,于大馆举办拓印工作坊,分享牧场与社区活化的故事,与参加者一同展开想像,拓印出牧场的未来。同日,「邮差陈的照相机——陈铭强作品展」于艺穗会揭幕,展出在薄扶林村派信40年的邮差陈铭强拍下的照片,他的相机不仅记录了香港的山林美景,更见证薄扶林40年来的变迁。原来展览设于艺穗会也是别具意义,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的艺穗会会址原是1892年建成的旧牛奶公司仓库,直至1970年代仍为牛奶公司总部。
走进展厅,彷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老香港旅行。观众可沿着天花板悬挂的蓝色粗麻绳走遍场馆,对应由邮政总局到薄凫林牧场的海旁路线,沿途会看到邮差陈的自述摘录,更能欣赏旧香港全景照和旧报纸拼贴画。一张张黑白相片沉淀着香江历史,亦细诉陈铭强对薄扶林的感情。展览同样是薄凫林牧场社区艺术计划的一部分,策展人林楚颖说:「社区艺术的有趣之处在于,每个人对这里都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留下独特回忆,展开各异想像。开幕的那天,陈铭强在座谈会上分享了亲身所历的薄扶林村故事,也有很多当年的街坊专程回来与他合照留念。」
薄凫林牧场是这场展览旅行的终点,同时也是起点,追溯历史、连结社区的故事从未完结。
「这里的大环境是很漂亮的天然舞台,有助带大家进入浪漫氛围。」
「对村民来说,牧场犹如他们童年的后花园,充满难忘回忆和深厚感情。」
「社区艺术的有趣之处在于,每个人对这里都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留下独特回忆,展开各异想像。」
「大家都去找自己舒适的方式去试不同可能,这也是场地赋予他们的灵活性。」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海風、落日、小樓 在 薄鳧林牧場藝術將時光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