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冷凳失票友 重登舞台酬知音

Published at Mar 22, 2023 09:15 am
疫情三年对娱乐行业而言不亚于一场寒冬。不时散发的疫情引发各地摸不到规律的封控和限流,让以聚集型消费为主要营收的娱乐行业终日萧瑟。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每度一日战战兢兢,每行一步如履薄冰,他们既需要保持一定的曝光度以免被观众们遗忘,又需爱惜羽毛不能不顾揾食相而导致塌房。如今内地防控全面调整,各行业亦迎来了复苏,望着过往三年一直空荡荡的观众席,他们表示经过三年的沉淀与反思,会更加重视和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以更专业和更大的热忱,回应大家的期盼。◆香港文汇报记者 胡若璋、李薇广州、深圳报道 「疫情三年,2022年是最艰难的一年」,这是演艺行业人士对2022年的普遍感受。数据显示,2022年演出市场规模不足300亿元,较疫情前的2019年折损近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在去年三月份更是爆出全国有9,000场演出取消,一万多家注册演艺机构和团体解散,占到整个行业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年,「硬核喜剧」脱口秀俱乐部在内地营业收入锐减50%,也裁员近三分之一。 自制视频专栏 线上引流自救 危机对「硬核喜剧」的主理人子龙而言是危中有机的。回到2022年,休整期的「硬核喜剧」没有「干等」营业。在B站上,他们自制了一档全女脱口秀视频专栏《Ladies First|我们都是搞笑女》,每集3至5分钟,一共8集,上线以后全网点击量过百万,不少KOL在小红书上为他们宣传点赞。同时,在深圳总部,「硬核喜剧」也推出了为期60天的免费培训班「喜剧练习室」,希望借此挖掘优秀的脱口秀新人,给厂牌增加新鲜血液。 「我们也会给卫视写节目本子,赚点外快。」子龙承认,在2021年大环境尚可的时候,「硬核喜剧」是不愿意给节目写本子的,觉得这是一个伺候别人的事,做起来憋屈。「但2022年经济环境的确很差,有些事情就还是得做。」至于直播、运营抖音,这些都不在「硬核喜剧」的考虑范围内。抖音虽然群体庞大,但用户大都享受不用动脑的快乐。「脱口秀你如果没有在文字里感受到快乐,你是无法进入内容本身的,这和抖音的逻辑是相反的。」 屡遭停演 何去何从成关键 「硬核喜剧」在北京三里屯附近的场地,于过去十二个月里只营业了一个月;上海所有场地从三月到七月间是停业状态,不得已还关闭了其中一个自营场地;广州因政策关系,原本计划开张的新场地也不得不搁置;情况最好的深圳,也有三个月无法营业,好不容易开张了,最惨淡的一天,180个座位的场子只卖出不到30张票,而这点票钱根本不够支付场地租金。 有的脱口秀演员把这样的停演当成休假,有的开始谋求出路转型,但更多的人是在反覆的折腾中失去了心气,感到泄气和迷茫。 演出计划将重质不重量 「优秀的人做什么都不会差,但如果本身就一般,在危机面前就需要考虑自救。」子龙毫不客气点出,疫情不过是加速了市场萎缩,更核心的问题是真正在看脱口秀的人,比讲脱口秀的人更懂脱口秀。「懂脱口秀的人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市场上99%的线下演员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再加上疫情影响,脱口秀的市场、营销、媒介、流量都在萎缩,预算、人员成本也只能跟着削减。」 聊到2023年的规划,子龙说,除了会继续做《Ladies First》第二季、「喜剧练习室」第二轮招募,「硬核喜剧」也会在线下演出上做一些方向调整。例如原本一周会在北、上、广、深、杭五地开展30+场的单口喜剧现场演出,现在会减量并与保利、大剧院等大型剧院谈合作,「做10场50人的,不如做1场500人的。」另外也会在东莞、南昌等二三四线城市进行全国巡演。「2023年我们求质不求多,希望进一步夯实线下和厂牌知名度。」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