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第一家园”台企台胞乐融榕

Published at Mar 28, 2023 09:03 am
两年来,福州市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先行先试、大步迈进,围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在榕台经贸产业对接、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榕台线上线下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性、开拓性的实践,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让台商台胞在榕工作更加顺心、学习更加安心、生活更加舒心。 以通促融 经贸合作结硕果 近日,走进位于马尾区的台资企业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无菌车间内生产线运转不停,一片片隐形眼镜完成包装后从这里走向全中国。 优你康的到来,为福州视光学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企业采用工业4.0全信息化生产线,生产一片隐形眼镜只需0.5秒,比同业快数倍。企业研发能力也居同行前列,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能实现硅水凝胶隐形眼镜量产的厂商。 连日来,台湾农人林世明忙着打理凤梨基地,期待着8月的收成。他的基地近300亩,位于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有优良水果品种,中国大陆有丰富的土地资源。1998年,林世明带着台湾火龙果踏上榕城热土。他不但自己种,还带动周边78户农户种植火龙果超千亩。随着火龙果市场逐渐饱和,2020年以来,他又将目光对准台湾凤梨,打算等种植技术成熟,再传授给周边农户,带动大家增收致富。 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深化榕台农业融合发展的一大平台。截至目前,落户园区的涉台农业企业有58家,园区总产值37.32亿元。 上述只是榕台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两年,福州坚持以通促融,着力打造两岸经贸互联互通的第一家园。福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72项,合同台资11.67亿美元;中国台企联在榕设立产业工作委员会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办公室,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两岸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以惠促融 打造逐梦首选地 安居方能乐业。作为台胞“登陆”筑梦的“第一站”,2021年7月,福州率先试行在榕就业创业台胞住房保障,推动台胞安居工程建设。位于晋安区桂溪社区的保利香槟国际小区,是福州台胞公租房的集中地。2022年1月至今,206户304名台胞先后入住。如今,这里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台胞聚居公寓。 为了让台胞更有归属感,福州创新以台胞服务台胞的做法,推选福建首位台胞“楼长”、聘任台胞担任社区主任助理,支持、鼓励台胞参与两岸社区治理,更快、更好地融入福州。 两年来,福州坚持以惠促融,着力构建更加便捷便利的第一家园。不仅住房有保障,福州还出台了《鼓励台湾同胞来榕就业创业的十条措施》《福州市关于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的若干 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新举措;设立“台胞医保服务窗口”等服务台胞专窗;推动实现“e福州”APP台港澳同胞线上实名认证及设立“台港澳”服务专区……给在榕台胞实实在在的归属感、获得感。 筑好“安居巢”,引得“凤来栖”。如今,福州已成为台湾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从海滨到山区,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的台胞融入榕城大地。 以情促融 交心交融谋发展 年初,随着福马“小三通”的恢复,福马交流更加热络、紧密。在元宵节前夕,30余名马祖乡亲组团来榕,和在榕台胞、福州市民一同欢度元宵;2月19日,马祖县长王忠铭率领马祖经贸文化交流联谊会一行,搭乘连江黄岐至马祖白沙“小三通”首班客轮来榕参访交流,马祖官方层面首次与福州相关部门达成共同推进与马祖地区“新四通”(通水、通电、通气、通桥)的共识。 两年来,福州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福马共同家园”及“一日经济生活圈”建设加快推进。 两年来,福州市举办了200多项线上线下榕台交流项目,举办交流活动数量福建省第一。其中,海峡青年节被中国国台办点赞为两岸青年交流“金字招牌”,10项次活动被列为中国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 牢记嘱托,勇毅前行。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福州市将持续写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紧扣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建设目标,勇于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马丽清/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