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融社區 線上線下惠民
Published at Nov 17, 2022 08:45 am
「原来『麻溜买菜』就是供销社的线上平台!」65岁的辽宁沈阳李女士,在今年当地几次局部疫情中,因所在小区被列入封闭管理,遂使用沈阳供销社线上平台购物,「29元(人民币,下同)的蔬菜包实在太实惠了。蔬菜、鸡蛋的价格都低于其他社区团购平台。」
近日,一则「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 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的报道在境内外引发热议。在部分不了解事实全貌的自媒体误导下,不少人担心这是要回到「统购统销」的时代。
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访河南郑州、辽宁沈阳了解到,供销社从未离开民众的生活,只是改变了运营方式,经营网点包括当地城市和乡村社区,且近年来在线下业务的基础上,也逐步开拓了网上业务,为民生提供优质服务,在疫情等特殊时期承担兜底保障责任。
◆香港文汇报记者 于珈琳、刘蕊 辽宁、河南连线报道
李女士向香港文汇报记者展示了她当时晒在社交平台上的蔬菜包全貌——3根胡萝卜、2大颗西兰花、2根角瓜、5根水黄瓜、一包豆角和一包土豆。据沈阳市供销社此前公布数据,疫情期间的保供平价蔬菜包分为29元和39元两款,每份分别为6种蔬菜约12斤和9种约15斤。
疫情下保供应慰民心
「这个线上平台是家里孩子告诉我的,我们这代人对供销社本身就有特殊的感情,没想到在疫情下,最让我们感到有温度的,还是供销社。」简洁的购物方式、放心的农产品、直达家门的配送渠道,供销社的新体验令李女士感到颇为新鲜。「我的婆婆就曾在供销社工作,现在的供销社真是颠覆了那一代人的记忆。」李女士表示,在「统供统销」、「凭票购物」的年代里,供销社保障了老百姓的餐桌,而在如今物资极大丰富的时代,供销社其实也从未离开民众的生活。
集团化运作做大网购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供销社合作社就开始了市场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供销社也逐步建立起了以企业为龙头的经营网络。目前沈阳市供销系统以集团化、现代化的运营方式,通过直属控股企业、参股企业和一批开放办社企业,共同承担起省市重点保供企业的责任。
在今年沈阳市疫情防控中,沈阳市供销社聚焦「保供应、稳物价」,启动实施了供销平价菜供应工作,组织下属企业新供销集团,以低于市场20%左右的价格,向全市各封闭管理小区及周边居民供应平价菜。从8月26日之后的短短三天里,供销社就通过微信购物小程序「麻溜优选」平台以低于零售终端5%至10%的价格,每天向市民供应约18万斤平价鸡蛋。
「我也是在今年才注意到,我经常买菜的菜摊其实也是供销社的惠民平台。」家住沈阳市新城区浑南区的董先生说,「新隆嘉超市是我们这区最常见的连锁蔬菜超市,店里的『惠民蔬菜专柜』每天都能提供新鲜、物美价廉的商品。」此类超市专柜实现了农产品直供民众,解决了疫情下农产品外销难和农民进城难的问题,也为城市菜篮子提供了更为便宜、品质可靠的农产品。
服务农业农民拓销售
「年轻时候逛供销社门市部是最开心的事,我跟家里的姐妹会为谁去而争吵。当然最开心的是买白砂糖或红糖。」今年68岁的刘女士老家在河南北部农村,如今为了照顾孙子孙女搬到新郑市。当她知道家附近有供销超市时就很好奇,于是去逛逛,「其实跟普通超市也没多大区别,不同的是经常会有一些滞销的农产品集合在这里卖,据说都是老板联系的,帮农民销售的。这时候我就会多买点,算是帮农民的忙。」
刘女士说,自己并不留恋供销社时期,毕竟那时候大家都穷,穷日子谁也不想过第二遍。「其实供销社也好,超市也好,都是个名字。老百姓最关注的还是能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刘女士说。
对于家在郑州老城区的陈先生而言,供销社一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家附近那个供销社现在主要展销河南特色农副产品,如山药、大枣之类。有时候亲戚朋友从外地过来就会买一些让他们带回去。」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供銷社融社區 線上線下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