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業重整出發 我們準備好了
Published at Mar 22, 2023 09:13 am
过去三年,出境游全停,内地旅游团亦易受各地散发疫情的防疫政策所限制,旅游行业遭遇重创,从业者不得不另谋生计。他们有的换了工作,有的实在放不下热爱的职业,转在网络上以出境视频的方式讲述各景点的故事,以此来过「导游瘾」,还有从业者干脆用其他收益,补贴不断亏损的旅行社,勉力维持,避免结业。也有旅行社负责人表示,正是之前的坚持和疫前的积累,才让自己在防控政策调整后有了重振旗鼓的底气,「我们准备好了,旅游业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香港文汇报记者 郭若溪、倪梦璟深圳、上海连线报道
「旅游和餐饮,应该算是疫情期间最『悲惨』的两个行业了,我真的是够幸运,才能都被我遇上。」在深圳前海创业的「80后」青年陈旭,疫情前创立了自己的定制旅游平台,业务最高峰时,一年能有1,000多万的流水,积累下了十万多的客户资源。一场疫情袭来,年营收缩至仅剩二成左右。
预计五一迎来旅游高峰
面对内地防控政策的重大调整,今年春节期间内地民众出游意愿复苏。陈旭表示,这三年疫情的「禁锢」,让内地民众会有想要去外面的冲动。他预计今年的第一个旅游高峰会在「五一」到来,「目前,我也在计划招聘新的定制旅游策划师,希望能在行业重建的过程中,抓住先机。」他说,还是希望能尽快恢复境外游业务,「目前还有几个条件的限制,包括目的地的防疫政策、签证政策、航司的运力恢复、流失了的飞行员和空乘重新回归等。只有目的地环境OK了,航线OK了,出境游才能真正地重启。」
创新销售形式合作方式
1999年入行的项筱倩,做过粤语地接导游,也担任过出境游领队,旅游行业火热的时候,项筱倩一年有300天都在带团,收入在同行中也只能算中等偏上,但2020年2月后,项筱倩陷入了疫情困境。2023年1月,中国出境游市场有序放开,这让项筱倩看到了希望,对于像她这样资深导游来说,「随时上岗不成问题,我们会先去把签证等材料办好,做好护照和签证的更新。」
对于未来中国旅游市场,项筱倩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她一直看好中国的旅游市场发展,对于未来也抱有乐观态度。回顾三年「艰难」时刻,她直言相信不少旅游业人士也会反思此前运作模式的单一,「相信未来会有很多新形式的销售、合作方式的出现,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会越来越好。」
目前,项筱倩合作的旅行社已经进行了境内境外游的宣传,也已有团队游客进行谘询。她也坦言,疫情的到来让很多旅游从业者的收入受到了影响,市场完全恢复可能还需一定时间,「但总体来说,我对中国旅游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也期待能够出台一些有利于旅游市场有序恢复的新政策,对文旅企业的扶持和补贴。」
分析:定制旅游市场庞大
上海泰怡然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诸傅帅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发生前,旅行社在很多热门旅游城市设立有分公司,国内及境外游业务也十分火爆,但疫情发生后,境外游几乎全部停摆,为了弥补境外游市场的损失,公司选择在国内线路进行了升级,同时对一些分公司亦进行收缩以开源节流。
「有了之前的积累,我们才能熬过这艰难的三年疫情,未来我非常看好旅游市场的发展,我们相信旅游业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诸傅帅说,在出境游有序恢复后,旅行社已经启动了东南亚境外游业务,不少团队游客已经进行了报名或谘询,「毕竟大家都在家等了太久了,所以很多人开始进行了旅游规划,甚至不需要我们去做宣传,就有团队主动来谘询。」
诸傅帅透露公司未来会以渠道合作为主,包括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游,「甚至上千人的团我们都可以接,我们也很相信有这样的市场需求,这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可以达成长期的稳定合作,有助于旅行社健康发展,即使再有突发困境,我们相信也能积极面对。」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旅業重整出發 我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