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防護服 依舊是大白
Published at Mar 22, 2023 09:12 am
2022年年底,内地全面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不可否认的是,此政策下的过去三年,内地感染人群一直可控。这背后是内地无数社区干部织就的「防疫网」。但对于这些社区干部而言,他们无不经历了名誉「塌房」全程——从新冠疫情防控初期人人敬仰的大白,到防控末期不再被人理解甚至指责的对象。如今防控政策调整后,民众恢复到了疫前生活秩序,但一度出现的感染高峰也加重了社会焦虑。但这些脱下防护服的大白们,依旧承担着为保障城市医疗资源供应所需的前期防疫摸底工作,以在最短时间内,摸清重点保护人群规模。 ◆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阳波 西安报道 图:香港文汇报西安传真
经历了三年的忙碌,西安市莲湖区社会工作者赵逸晨和同事们一下子「闲」了下来,这是社区工作者在新防疫政策下的一线工作所需的调整过程。「突然还有点不适应了。」好在短暂休整之后,赵逸晨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方式,「现在主要是要保护高风险人群,防重症。」
排查高危群体为工作重心
去年年底内地调整了三年的严格防疫政策,奥密克戎毒株在社群中迅速扩散。虽然在赵逸晨的社区,多数感染者都能居家顺利「阳康」,但他心中仍然提着过往一线防疫时紧张的「弦」。这是因为即使社区一再宣传,高危人群若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就医,但仍然有一些患基础病的老人和体弱的年轻人,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我们最近一直在摸排,希望能掌握多一些高风险人群的信息,尽力帮大家平稳度过。」
不用再穿防护服的赵逸晨,最近在几个小区摸排时有了新的发现,「以前我们总是强调要大家注意防疫,现在没了封控和核检,居民们却反而更加自觉注重个人防护了。」 赵逸晨说,三年与疫情的对战,实实在在给自己上了一堂社会课。「相信每一个人都一样,有了这三年的历练,或许都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感染高峰注重心理疏导
2022年冬至前一周,西安社区干部晓瑞突然阳了。「那一刻,还真有点担心。」当天回家后,她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每天自己在书房里边消毒,女儿则是拿着酒精瓶在外边消毒。然而两天后,女儿、丈夫、婆婆,还是相继出现了感染症状。对病毒依然抱有恐惧的75岁婆婆首先出现了情绪波动,随后是女儿因「刀片嗓」痛苦不堪,家庭就此宣告被病毒折磨得翻天覆地。
晓瑞自己也是头重脚轻,但还是要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给全家人普及了一下新冠的最新科学知识。」 晓瑞说,这个时候或许安抚也是一剂良药。
三天后,转阴后的晓瑞上班了,而返岗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堆棘手的事。「前边单元的老人高烧三天不肯去医院,家属寻求社区帮助。」这边刚刚处理完,那边一家人找社区说自己跑了两天还没买到药,让社区协调供应。慢慢地,晓瑞发现,很多感染者实际症状并不严重或者干脆没有症状,但心理的焦虑放大了影响,也就搞得社区人心惶惶,家中鸡飞狗跳。
曾经选修心理学的晓瑞,随即回家打开了尘封了五六年的学习笔记,一项一项温习,亲手制作了很多随手贴。「到了感染高峰期后,有些人看多了,听多了,也经历多了之后,就会联想或臆想。」晓瑞说,这个时候,大家互相安慰扶持慢慢也就过去了。
自发公益科普 互助建群
从那以后,西安多个小区都能看到晓瑞的身影。除了本职工作,她一有机会就会开始她的公益科普。此外,她还积极号召建立单元共享药箱、公益互助群、寻医问药群等等。在她看来,三年疫情,生命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摇曳在枝头,只有积极面对,才能安稳而过。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脫下防護服 依舊是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