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創無感式監管 預警企業風險顯效

Published at Apr 14, 2023 03:55 pm
「以往IPO前办理无违规证明需要跑9个部门,提交62份材料,最快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好,现在只要网上提交材料,最多10天就能搞定。」正在冲刺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李薇薇,感受到「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带来的便利。她表示,不仅各种行政审批效率大大提高,大部分监管都是在网上「无感式」进行,真正做到了「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星德胜科技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首创构建「审管执信」多元联动闭环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通「审批、监管、执法」全链条,并创造性引入「信用」赋能理念,破解部门间衔接不畅、数据孤岛等问题,在持续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在防范化解企业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香港文汇报记者 贺鹏飞 苏州报道 「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中共十八大后,内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改革持续深入,行政审批极简化、智慧化、便利化趋势逐步加强。但实践中,在大幅放宽前道审批的情况下,后道监管执法改革却相对滞后,导致审批和监管执法相对割裂。 「审批放得越多,监管执法的压力越大。」园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在行政审批越来越宽的情况下,如何更好更精准地进行监管,在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同时,又能及时发现和防范企业风险,这是各级政府都非常关心的一项重点工作。 减少干扰企业 提升监管效能 特别是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国际形势、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加速暴露,诸如P2P平台大规模「爆雷」、培训机构「走佬」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后道监管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园区探索开展「审管执信」改革,开发上线了「审管执信」信息化交互平台。平台汇聚企业基本信息、生产经营、能源消耗、行政处罚、社保公积金、12345投诉等174项数据资源,通过「数据+模型+算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识别正常经营企业和潜在风险企业,在减少对市场主体干扰的同时,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实现「无感式联合监管」。 李薇薇说,现在园区各种事项都能在网上「不见面」办理。除无违规证明外,星德胜科技在股改办理工商登记时也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去一个个部门反覆填报资料,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三大重点行业 建立预警模型 依托这一平台,园区积极推动事后监管向事前预警转变、单部门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并试点建立金融融资、实体制造、教育培训等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模型。 园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杜丰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园区市场主体总数超过17万家,其中企业超过10万家,传统方式难以对如此大量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园区选取了金融业、制造业、教育业三大重点行业,构建企业经营风险特征,采用机器学习的分类算法,对这三大行业进行精准数据分析。 其中,「金融业风险预警模型」选择园区555家金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企业减资行为、企业经营范围变更、公积金缴纳异常、金融纠纷投诉等异常信息进行监测分析,预测每一家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识别出22家高风险企业。这一预警信息被实时推送给金融监管部门后,后者随即对这22家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得出了预警基本准确的反馈。 「制造业企业经营困难判别模型」则根据企业从业人员大幅缩减、企业大额减资、法定代表人关联注销企业等风险特征,首批以园区3,407家制造业企业为分析对象,识别出约250家有经营困难的企业,并及时推送给相关政府部门,对经营困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另外,模型也识别出3,000家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 专家:破解审批监管脱节 杜丰指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趋势就是审批领域要全面极简化,降低准入准营门槛,在监管领域要破除以审代管、以罚代管的弊端,在执法领域要营造公开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打造「橄榄型」的政府治理架构。「审管执信」多元联动闭环管理体系正是苏州在此方面进行的尝试,目标是探索一条「放管服」全生命周期有机串联的新路子,营造更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徐天舒分析指出,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了大量激活市场主体的法规政策,如何对新生的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及早对违法违规行为发出预警,也日益成为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调研发现,最近十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主体,都切身感受到存在较为严重的审批和监管脱节问题,成为政务管理中长期存在的痛点。 徐天舒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审管执信闭环管理体系」基本解决了审批权、监管权与处罚权分离后出现的矛盾,有效实现了由被动事后处罚改为主动事前事中监管,切实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并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实施「大部制」改革提供实施思路。 他认为,解决「审管执信」数字化闭环政务系统现存的困难,并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能帮助各级政府充分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为广大公务员敢为、敢闯、敢干提供实践平台和操作标准。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