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樂重獲新生 「聽」見數字山河
Published at Mar 22, 2023 10:05 am
中华音乐从距今八千年前的贾湖骨笛开始,就传递着先民们的历史记忆。如今不少珍贵的乐种、乐谱因为缺少系统保护而消逝,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腾讯互娱联合发起了「听见数字山河」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
该项目对民族乐器和珍贵乐音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活化。项目第一期重点围绕编钟、古琴的标准化模式展开探索,目前已经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传统器乐数字化」微信小程式、「古乐疗愈」音乐特辑等方式与国人见面。
◆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石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些穿越千年的声音和音乐记忆,在数字世界重生,拥有了打破时空限制的力量,引导当代国人去聆听历史的旋律,听见「民族的声音」。上线后至上月底,传统乐器数字化项目全网曝光量已近2亿次,纪录片播放近100万次,观众好评达100%。
编钟复制件首次在数字世界「敲响」
编钟是中华民族声音之魂。自1978年出土以来,曾侯乙编钟原件一共只奏响了3次,现在,曾侯乙编钟1:1的复制件首次在数字世界中被「敲响」。
记者登录「传统器乐数字化」小程式,在其中的「奏」板块,通过点击编钟钟体,磅礡的乐音喷涌而出,庄严诉说着先秦灿烂的礼乐文明和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历史。
而对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色采样,是该复制件面世以来,行业内首次对其进行系统化、高标准、高品质、高精度的数字采样和还原。
5吨重的编钟是怎么搬到数字世界的呢?音频团队用了野外录音的方式,设置了很多不同制式的话筒,在不同远近上对编钟声音进行采集,包括近场和远场的位置;编钟那么大的体积,意味着延音特别长,为了找到合适的「拾音点」,音频团队不断调整录音方案。编钟有「一钟双音」的特点,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音乐成就,而怎么准确记录,需要不断试错……最终,在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编钟乐团的支持下,腾讯游戏NExT Studios音频团队制作了完整的编钟音源,包括64个钟体正击和侧击位,总计613条有效单音音源。
古琴减字谱在数字世界记录历史遗音
「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古拙而意味深长的古琴减字谱也在数字世界中记录历史遗音,复刻古人指尖与心中的绵长意蕴……
在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的指导下,该项目对于古琴音色的采样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试录入49种常用指法技法,产出2996条音源。同一般的唱片录制不同,除了收集一张琴可以能弹多少音,采集古琴音源还要记录音色、技法和大量的乐句。作为古琴录音的演奏者,林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古琴有1000多个指法,这带来了庞大的录音工作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机构想要记录传统乐器的声学特征,选择的就是古琴。但由于借不到消音室,自建消音室成本太高,最后不得不放弃。古琴录制的一个难点是,中国古琴的减字谱只记录指法位置和力度,并不像西方简谱或者五线谱一样,有准确的音高和节奏。
「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根据古琴减字谱以指法为核心的特点,尝试将谱字对应音高进行切片化呈现,并通过小程式触达用户,为普及古琴记写方式、记写理路提供了新的模式。
「古乐疗愈」 让传统焕新
传统器乐的活化不仅需要立足于学术,根植于传统,也需要贴近大众,扎根社会。为此,项目研发了「传统器乐数字化」微信小程式,用以向公众展示乐器、乐音、乐谱等专业知识。
为了让传统器乐更好地走进日常,项目创新启动了「古乐疗愈」音乐特别企划,邀约国乐大师冯满天领衔,跨界先锋音乐家朱序芝,3D疗愈音乐家秦毅,青年作曲家、钢琴家常乐等音乐家,基于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色采样,进行多元风格的焕新创作,出品了「古乐疗愈」音乐特辑。
「国宝乐器焕发全新生命力」,「如诗如画,让人彷佛置身仙境。」……记者在QQ音乐上看到,众多网友对该专辑表示赞叹。整张专辑在2月15日上线,共推出6部作品,9支单曲,涵盖了编钟(数字音源)、阮咸、钢琴、电吉他、电子合成器等多种器乐。有古乐乐音的神妙化境,亦有强烈的华彩、即兴的浪漫。让国人在专辑中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中华文化的哲思与智慧,重获内心的平静。
游戏技术助力 沉浸式感受古乐魅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表示,文化同游戏技术相结合有非常多的合作案例,现多见于对字画、书籍、文物或者是古建筑的数字化中。但其实,对于无形的声音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二者的结合也至关重要。
「游戏的音频技术可以做到非常细腻、高品质、高还原的处理,使声音不再是冰冷的标准化采集,而是融合了演奏家或者歌唱家,即人对于声音创造的多样性。」孙佳山说。
曾侯乙编钟宽广的音域、复杂繁多的音色,以及「一钟双音」的特点,给数字还原提出了一连串难题。在对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采样、还原和传播的过程中,游戏技术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音频团队首次采用多制式、多距离的现场同期录音方式,对64件编钟进行了无限接近客观的数字采样,力图重现2400年前观众的适宜聆听距离和感受。除了在采样环节保证专业性,「传统器乐数字化」小程式还以游戏为媒介,在传统器乐文化与年轻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其中「曲中境」板块和游戏《曲中剑》合作,用户将操纵游戏中的人物,去弹奏由《天涯明月刀》基于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音源创作的音乐作品《龙池宴乐》,沉浸式感受传统器乐的魅力。用户演奏完后,会根据演奏结果,匹配历史上的12位著名琴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长河里的琴人故事和文化。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千年古樂重獲新生 「聽」見數字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