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樓面增近5倍 助港科技行業起飛
Published at Nov 30, 2022 02:49 pm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香港特区政府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北部都会区」定位为「国际创科新城」,并提出进一步与深圳对接的构想,推动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展科研,除资金的投入及人才汇聚之外,有创科公司指出,充足的产业园用地、适合的楼面等硬件设施配套同样重要,期望特区政府能提供足够的楼面及廉宜的租金。
业界期望特区政府加快落实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及「新田科技城」这两大项目,合共提供约8,395.9万方尺楼面,相当于19.5个科学园,届时本港的总创科楼面将逾1亿方尺,较现时连同科学园、数码港等在内的本港共约1,800万方尺的创科楼面,增加近5倍,相信能弥补过去的不足,助力香港创科行业起飞。 ◆香港文汇报记者 黎梓田
生产各类机械人、机械臂的初创公司路邦科技,公司联合创办人麦骞誉对国家重视科技自立自强感到欣喜,但他对创科企业目前面对的租金成本感到忧虑。他向香港文汇报记者表示,香港的创科研发有不少是平台经济、平台科技、金融科技等,这些企业占用空间较少,因此租金压力不高,但是对于一些深度研发、涉及较大型实验的公司,例如他们,至少租用动辄过千尺的地方,这个租金成本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就有较大压力。
土地问题限制生产线投资
麦骞誉指,除了研发,生产及组装也是一个相当占用地方的部分,特别是组装机械人。他透露,公司在数码港合共租用大约5,000方尺楼面,假设要组装180台机械人的话,单是存放零部件,就能把5,000方尺的整个楼面堆满,更不用说组装及测试产品,如果要同时满足存放零件以及组装需要,则至少多3倍楼面才能做到。
但香港土地资源珍贵,单单是租用这5,000方尺楼面已面临很大压力,因此麦骞誉无奈指,宁愿「坐迫啲」,也不敢在香港随便扩充。他透露,为更好善用地方,香港办事处主要负责软件开发及机械人设计,公司另在内地租用厂房用作生产,而产品测试就只好向数码港借用公共地方,只能这样兼顾效率及成本。
麦骞誉又表示,公司除了研发机械人及传感器外,未来会研发养老、环保以及智慧城市等科技,公司将会在大埔科学园增设办事处,计划合共在数码港及科学园租用约一万尺地方,其中会跟国企华创合作,在科学园共建研发中心。据悉,在数码港及科学园租用办公室每尺租金大约30元,每尺管理费大约6至7元,以路邦科技计划合共租用1万方尺为例,则每年的租金及管理费支出就高达432万元或以上。
盼有租金优惠助企业扩张
他提到,租金成本对于创科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使创科空间大了数倍,但租金不变的话,创科企业很可能只会考虑租用同一楼面面积而非扩张,变相局限了香港的创科事业发展,他希望政府可为企业提供低廉租金或者租务优惠。
对于「北部都会区」愿景中提到在落马洲河套区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及在新田兴建「新田科技城」,麦骞誉对此非常支持,认为上述政策将大幅增加香港的创科楼面,能吸引优秀企业及人才来港落户,亦能鼓励香港年轻人投身创科事业。
麦骞誉期望,将来「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及「新田科技城」,都可以有成熟的工业4.0配套以及足够的实验场景设置,包括可用作无尘实验室的场地。他指,现时企业想使用无尘实验室的话,一般要透过新式工厦改装,或者借用大学实验室,两者不论是成本或者自主性都很不理想。另外,他建议新发展区应该要拨出足够的空间,让创科企业存放危险品,以及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公用地方,能用作测试大型机械产品,最好连无人车也可以测试到,让香港的创科发展更多元化。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創科樓面增近5倍 助港科技行業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