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梭機」運重物 崎嶇路無難度
Published at Jan 27, 2023 09:37 am
香港是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持续完善渠务污水系统,对便利市民生活非常重要,惟施工期间难免会对区内居民构成影响。为平衡工程进度及居民需要,渠务署今年先后引进全地形货运机械「村梭机」及可携式三维激光测绘仪两项创新科技,并率先应用于「将军澳污水收集系统」项目中。香港文汇报记者近日跟随渠务署到项目开展中的马游塘村直击,了解乡村工程普遍会遇上「楼梯、斜路、窄巷多」及「人车争路」等问题。署方负责人并即席示范两项新科技如何帮助解决应对,便利居民之余,更能大大提升工程效率和职业安全。◆香港文汇报记者 姜嘉轩
「将军澳污水收集系统」工程旨在为将军澳区11条乡村或乡郊地区铺设约11公里长的公共污水系统,以改善这些地区的环境衞生,其中面积最大的马游塘村,正在铺设约5公里长的污水渠,为村内约300间村屋提供污水收集系统以取代现有的化粪池系统。
操作观察各一人 人手省半
「我们身处的马游塘村的停车场位置,骤眼看起来很阔落,但走进村内,就会发现里面好多楼梯、斜路、窄巷,屋与屋之间的部分路段只有不到一米半距离,令我们运送物料或仪器时都很不方便。」采访当日,渠务署特别职务部工程师谭子豪分享道,工程项目常要搬运沉重的预制组件,「勾坑」过后亦要将一袋袋泥搬走,偏偏村内不少位置均无法直达,只得绕路而行,于是衍生了不少问题。
传统上,工人会用俗称「鸡公车」的单轮手推车协助搬运,然而村路崎岖路窄,若遇楼梯更是充满安全隐患,无法运作。假如依赖人手搬运,单是一件混凝土污水井预制组件就有96公斤重,约等于1.5个成人重量,必须4人才能安全搬运。即使绕路可以解决运输问题,「但这样就有可能从村民家门或后花园经过,不时有建筑物料在附近出出入入,对居民而言绝非乐见。」若只限制于村内人流疏落的时段运输,则会令工期进度逐渐落后。
力扛120公斤 「长命斜」见真章
为此,署方于今年9月引进用遥控操作的全地形货运机械「村梭机」,其最高承重达120公斤,设平路和攀梯两种模式,可任意穿梭任何地形,大大减低工人们的体力消耗和身体劳损,亦可免却绕路对附近村民构成不便。
「它的平路模式,可在平路或轻微斜路使用,转换攀梯模式后,后辘就会顺时针九十度角拧转,履带就会抓实每级楼梯,拾级而上,」谭子豪在「村梭机」示范爬梯时介绍,这台机器只要一名操作员,以及一名看顾周围安全情况的观察员即可使用,意味较4人搬运减省一半人手,「二来即使它看起来爬得不快,眼前这楼梯人行可能十秒,部机就要行约一分钟,表面看好像用多了时间,但如果行高低差更明显、更长的楼梯,又或要搬更多重物的情况,机器的优势就会展现。」
他续说,工人搬运重物后必须休息,机器则可以无间断工作,「一来效率更好,而且过往不论是『鸡公车』还是人手抬举,都有安全隐患,我们都不太鼓励继续沿用这种模式,而是希望提倡安全工作。」村民普遍都对这部新机器感到新奇,亦为署方和工程承办商愿意主动回应诉求表示欣赏。
署方暂时只引入了一台「村梭机」,谭子豪说,该机器相当适合于民居相关渠务工程使用,「始终崎岖路面、多楼梯是很多地方的共通情况」,因此未来会考虑加购。而「村梭机」的应用亦算简单,「其实就像打机一样,一般半日可以学懂使用,最重要是操作员懂得衡量于不同路途采用适当模式,保证运作时重心平衡。」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村梭機」運重物 崎嶇路無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