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溪川 打造世界藝術家的「造夢空間」 洋景漂 圓了china夢

Published at Nov 21, 2022 11:16 am
练土,拉坯,阴干,施釉,入窑,一气呵成。在景德镇逾6年的美国陶艺家瑞恩·拉巴尔,已然成为了一名熟练的瓷匠。在他的工作室中,卷曲的瓷条环抱着器皿,融会青花、高温颜色釉等元素,以此表达着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江西景德镇,是中国陶瓷巅峰时期御窑所在,更在明清时期凭藉青花瓷享誉世界。如今,以瑞恩·拉巴尔为代表的1,600余名「洋景漂」们,深深扎根在景德镇陶溪川,吸收着中国瓷器美学数百年丰富的影响土壤,又绽开了新的艺术生命,即便是世纪疫情,亦未能阻止住他们对陶瓷文化的追寻与中国美学积淀的汲取。 ◆香港文汇报记者 王逍 江西景德镇报道 陶溪川位于景德镇市东城区,以当地的老地标——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的「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通过结构改造、活力再造,工业遗产成功转型为文创产业发展升级的新地标。继承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陶溪川在打造青年创意孵化器和造梦空间后,颇受年轻人的推崇,即便受疫情影响,目前聚集在此的景漂也达1.95万余名,其中包括以瑞恩·拉巴尔和李承熙为代表的1,600余名「洋景漂」。 中西艺术碰撞摩擦出新火花 瑞恩·拉巴尔大学主修生物学和艺术,学习过陶瓷课程并获得陶瓷专业硕士学位。早年他曾辗转于丹麦、峇里岛、菲律宾、中国等地讲学、驻地创作。直到2011年第一次来到景德镇旅行,并更深层次地了解过中国的陶瓷文化后,瑞恩·拉巴尔决定要在景德镇留下来。2016年瑞恩·拉巴尔在陶溪川开设了一间260平方米的工作室,并在工作室内搭了一个窑炉。 他延续了读研究生期间的尝试,以破碎和重组等西方抽象艺术作为创作方向定位,然后再加上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例如青花、高温颜色釉等元素。「与景德镇传统艺术比较,我的作品很是抽象,卷曲的瓷条环抱着器皿,融汇青花、高温颜色釉等元素,以此表达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说明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但也有表达个性的权利。这些作品在北京、深圳和香港的博物馆和画廊里都有展出,很受年轻人欢迎。」 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环境 64岁的韩国陶艺家李承熙,第一次到景德镇是2008年,那时就已萌发要在当地扎根的想法。今年5月他经历多次辗转和隔离,才抵达陶溪川。为此,他前后共进行了长达33天的检疫隔离。和瑞恩·拉巴尔一样,李承熙的作品都是亲力亲为,甚至连陶土都是自己用小推车一点点拉进工作室。和他的艺术品画册中的干净、刚毅又略带深沉的艺术范儿肖像不同,李承熙经常会以一双沾满泥泞的鞋子,满身陶土灰的形象出现在正在制造瓷器的工作室中,让这名艺术家几乎变身成了一个在街边随处可见的农民,但他却乐此不疲。 除了艺术寻根及自我价值的再度发展,景德镇给这些「洋景漂」们还有一种莫名的亲近。作为一个已经颇有名气的陶瓷艺术家,李承熙在世界各地举办个展近30次,每年参加群展近50场。但同为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韩国,文化的共鸣令李承熙大感亲切。他称赞陶溪川的建筑与环境及周围一切都尽显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慢生活,也能让自己更醉心于艺术创作。 瑞恩·拉巴尔则干脆改变了自己的美式饮食习惯,迷恋上了江西美食,江西米粉、兴国米粉鱼、景德镇冷粉、硷水粑、饺子粑。他也爱与这里的人交朋友,他会去贴近市民生活的大排档吃饭,还学会了和朋友们在微信聊天。「我想树立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榜样,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他说。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