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聯繫人變身數碼強人

Published at Nov 09, 2022 03:59 pm
数码经济正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新浪潮,而香港作为连接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更要把握「数码超级联系人」的机遇,积极发展数码金融,也是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发展出路。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黄元山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出,香港可以从政策、法规及基建三方面推动本港金融业数码化,透过「开放银行」、大数据及数码个人身份,进一步联通内地与海外;同时发展数码港元,作为数码人民币「走出去」的试点。◆香港文汇报记者 曾业俊 黄元山表示,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愈趋蓬勃,「银行积木化」趋势似乎难以逆转,金融市场在贷款、支付、理财投资、保险及汇款等方面的产品及服务分工更趋仔细,而传统银行亦积极寻求与第三方在上述细化分工合作,以提升效率及节省成本,而「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的服务模式亦应运而生。开放银行即是,银行在取得消费者资料及其同意后,透过应用程式介面(API)作为管理平台,为合作的其他银行或金融科技公司等第三方服务供应商(TSP),提供各种金融资料,由供应商设计更个人及多元的金融服务,拓展银行的服务场景。 香港拥有大量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亦多参考海外标准制定金融政策,有潜力成为内地金融科技企业打进国际市场的试验平台。目前内地尚未有「开放银行」相关的监管框架或规定,科技巨擘未能与初创企业形成开放共赢的生态圈;若要拓展海外市场,更须适应欧盟等规范和守则,例如《支付服务指令修正案》(PSD2)。黄元山建议,鉴于各地的「开放银行」法规不一,香港可以订立符合国际水平的有关框架,为内地及本地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与国际衔接的试验场;而香港人才亦可担任顾问,协助内地公司了解「开放银行」的技术,借此开拓海外市场,尤其东南亚。 长远建大数据共用平台 「大数据」是数码时代不可或缺的拼图,香港货币及金融研究中心(HKIMR)的研究揭示,香港与亚太区其他金融中心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上进度相近。黄元山认为,香港位处大中华区和东南亚这两个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市场之间,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世界各国金融科技公司在港建立分公司,并进行数据共享;而内地亦可以通过香港平台,跟全球的金融科技公司共享数据。大湾区亦可以考虑建设「大数据共用平台」,把政府和企业数据「脱敏」后,公开共享;而香港则应考虑设立「脱敏中心」,方便内地数据出入。港府亦需考虑省港澳数据处理规则,及如何跟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国际标准接轨。 数据共享宜两地先打通 根据「数码个人身份(eID)」计划,政府在2020年底推出「智方便」(iAM Smart)数字电子身份服务,去年与内地建立一站式跨境沙盒平台,让大湾区企业开发跨境金融科技工具「试错」,包括指出现有互通计划的痛点,而未来更可进行两地「了解你的客户」电子平台(e-KYC)互联测试。黄元山认为,以eID联通内地与海外金融业技术可行,惟主要问题是个人数据安全。目前香港与内地均有法例禁止资讯设施运营者将个人资料转移境外,要发展跨境数据互联互通,须全面审查修订现有的法律监管和数据治理框架。此外亦要处理数据安全及消费者信任问题,例如金融机构直接接入e-KYC系统,可能引致网络安全风险。若与海外金融业联通,基于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的数据分享受地缘政治影响,情况会更为复杂。因此,目前应先以香港与内地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互联互通为未来政策重点。 把握先机 发展数码货币 为促进跨境互联互通,黄元山相信,央行数码货币(CBDC)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现时跨境汇款清算速度慢、成本高,而以分散式账本技术(DLT)为基础的CBDC则大幅缩短跨境支付所需时间至近实时,同时节省金钱成本。若要在香港推行CBDC,黄元山建议香港须先制订数码港元零售支付策略,并探索公私营合作。香港应与内地合作,推出内置数字人民币和数码港元的双币电子钱包,方便两地居民的跨境生活。此外,香港应把握先机及自身优势,主动引领批发型CBDC—「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m-CBDC Bridge)的管治和标准制订,未来连接更多其他国家的CBDC,同时推动CBDC在交易所及其他金融业场景应用,改善和自动化整个金融交易和支付流程,打造香港为批发型CBDC中心。 大数据 数码货币 央行数码货币(CBDC)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可加快跨境汇款清算及降低成本。 虚拟银行 本港经营虚拟银行的优势是,香港人喜爱尝试新事物,当推出虚拟银行服务时,不少人都跃跃欲试。加上港人整体储蓄及投资金额大,因此看好个人理财市场前景。 港企内闯具优势 无电制冷技术研发公司创冷科技联合创始人朱毅豪指,公司凭制冷涂料,相继获得大学、天使基金、科技园及国内天使投资。现已逐渐转向大湾区宣传,并于内地建立生产线,有机会在内地融资,同时发展国际市场。香港与内地联系紧密,有助公司发展内地市场,并迅速获内地传媒及市场认识。 知识产权保障 碳捕捉装置研发公司泽浩高纯金属创办人黄玉春表示,于本港研发产品的优势在于,可以更方便接触外国新技术,加上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障,兼有不少机构支持创科企业。基于内地环保项目众多,公司计划将来搬迁内地大湾区大量生产,并推广内地市场,同时物色本港发展商合作。 创科发展 中央政府及特区政府大力支持将香港打造成创科中心,并将之视为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银行 银行向第三方服务供应商(TSP)提供金融资料,由供应商向客户提供更多元服务。

Author

KHO


相关报道